第186章 重拾旧事(2 / 2)

津门女记者 不画 1821 字 2022-11-03

寻常的记者对于慈善事业关心是真的关心,但也的确想不到太深,只看过些表面成绩,在报上做做文章大为悲悯一番也就罢了。偏是厉凤竹比旁人多接着一个有头无尾的电话,凡是都在怀疑的立场上进一步去询问。话问到这里,一个号称救济妇幼弱小的慈善机构,只管像流水线一样地把人接来再送出去,丝毫不管她们出去之后的事,实在说起来是很表露假仁假义的本质了,这也难怪了程云香吓成了那副样子。

不过,程云香倒在心里安慰着自己,厉凤竹是很资历很深的记者,又喜欢写社会新闻一类的深度报道,比别人问得多是倒也平常。因此,定了定心思,转过身去悄声介绍着这幢两层小楼,底楼是上课的教室,以十岁为界,分了两个学龄段来授课,一共有四个班级。除此外,还有一间摆风琴的音乐教室。二楼都是宿舍,因为这里的弃儿很多,所以住宿条件远不如前边收容妇女的一幢楼,只能打通铺。一间屋子多的时候,要挤二十多近三十个孩子呢。

厉凤竹跟在后头,对她介绍的每句话都持肯定的意思。这样做,是因为厉凤竹感知到程云香性格中的敏感,远甚于她曾采访过地任何一个对象,就连纪冰之那样正在参与地下活动的人,在警惕一层也未必能比得上。所以,厉凤竹开始一味地夸奖,按下一切能牵引出短处的问题不谈,期望能让程云香放下防备。

程云香带着厉凤竹楼上楼下都看过了一圈,正好就打了下课铃。于是,她们站在二楼走廊,俯瞰着草坪上无忧无虑奔跑的孩子们。程云香说道:“我们这个权益会办了很久,在社会上富有很大的声誉。不夸张地说,已经蜚声国际啦。有位美国来的旅行家,每个礼拜都会来教孩子们音乐。还有位英国的画家,常来教英语和绘画。低年级的国文,就由我们几位干事来充任。”

厉凤竹口里表示着赞赏,心里却七上八下的。她暗想,可别连孩子也拿来挣黑心钱呀。这个问题把她急得后脚跟几乎站不定,不住地嘚嘚点着地面。犹豫了一会子,终是忍不住要问出来:“你们救助的孩子,未来是怎样一种前途?送去那些愿领养孤儿的家庭吗,还是说……”

程云香努了努嘴,皱着眉苦笑一下,答道:“如果有条件允许的热心家庭,当然最好不过的。可是,一方面是这样的人家不多见,另一方面是我们对于领养的门槛设得很高。所以,半数以上的孩子是在会内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可能也是我们的经费更多地倾向了儿童,导致我们在救助妇女这方面常常感到资金吃紧、人员不足吧。”

在一开始听到半数以上的儿童,是成了年才出社会的,厉凤竹倒也松了口气。可是,成年后的去向要是和那些少女少妇一样,岂不也很糟糕?

“瞧,他们玩得多高兴呀。”程云香伸直了胳膊,指着草坪上一群踢毽子的孩子笑道,“站在中间的这位先生必须要提一提的,他也是这里的义工。你一定猜想不到,他能与我们的孩子畅通交流,却并不是中国人。哦不,他怎么就不是中国人了呢,只是混血罢了。你瞧他大呢帽子配长衫,活脱脱一个老派文人的样子,再中国不过了。”

厉凤竹哪里在听呢,她心里郁郁的,只管盯着草坪上的大小影子傻傻地出神。她望着大孩子们时,就想地狱之门是否已经向他们敞开,无形的罪恶的手是否已经悬在他们头顶?她望着小孩子们时,又想他们的欢乐时光是否已经在倒计时了,当他们心目中的天使摇身一变成了魔鬼,他们对世界又该作何感想呢?

曾记得没几日前,厉凤竹还陷于骨肉分离的痛苦中。但说来也奇怪,她当时的状态可说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白天疲于应对各种状况,她没有机会想太多,只是受最基本最原始的母爱驱使一心只要救儿子。到了晚上,她能感觉到体内有恶魔在苏醒,她一遍遍地怀疑着,平头百姓在这世道里受苦,而他们反抗不公的方式却是由受害人变成加害人,拉着无辜的人一同下地狱,以求取内心的安慰。把儿子救出来,然后继续生活在一个如炼狱的人世间,真的值得吗?

这个问题当时厉凤竹便没有想清楚,直至陈燕平含冤而死,她逢人就唠叨这些话,活像是从书里走出来的祥林嫂。她一遍遍地反复在人前宣称,如今的世道连慈善都成伪善了,这把她从前的坚守与执着,衬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于是,整个新闻界的人差不多都知道,灰了心的厉凤竹决计改头换面。但她更添了一层困扰,便是从前那些行为思想的惯性依然作用在她身上,新旧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把她撕扯得头疼欲裂。

<!--over--><div id=center_tip><!--20221004094730-->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