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学士...也走了...」
乐志斋的二楼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
朱允熥背着手眺望天边云霞....
那儿,依旧那么美!
这世界的美其实是没感情的,谁生谁死它都一样。
是人,强行的给它赋予了感情。
「生老病死....世事如此!」
朱高炽也看了一遍方孝孺的那封信,苦笑道,「莫说方学士,臣等也都是一把年纪了.....」说着,又苦笑道,「自从迁都北京之后,南书房诸位大臣,就没全数过!不是这个病了,就是那个病了....」
边上一首默不作声的李景隆,忽然心中猛的想到了什么。
「各人得的病还都不一样...」朱高炽又叹道,「哎.....人老了,没办法呀!」
李景隆敏锐的注意到一个词,人老了!
人老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该退休了?
仔细想想,南书房从设立到现在己多少年了!
除了病死的李以行,南书房的大臣还是那些人....
大明的都城都从南京变成北京了,这些人还站着老位置?
「庄亲王说的是...」
李景隆开口道,「臣自问还不算特别老,可是这身子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常常有气无力!面对国事政务,更是力所难及....有心无力!」
说着,还叹口气,「就算是有些事能处理的动,可脑子....跟人家年轻人,比不了!」
「是呀!」朱高炽也道,「曹国公说的,臣深有体会!以前臣身兼数职,管着户部的金库银库铜库绸缎库....管着各地巡抚衙门报上来的收支政务,管着运河大工,管着宗***,管着装备司,各铸造局船厂...」
「管着工部作坊.....臣都没觉得怎么累!」
「可这两年,就这两年.....别说身兼数职,您让臣管了两天户部,臣都累得耳聋眼花...」
说着,拱手道,「皇上,户部尚书....您看看,是不是今儿就定下来?」
从李至刚死后,大明朝户部大管家这个官职一首还空着呢!
闻听此言,殿中臣子们的目光情不自禁的看向另一边端坐的铁铉。
太子爷的老丈人,管着大明朝最挣钱的衙门两税司....
这户部尚书的人选,是不是就....?
所有人看着铁铉的目光,不约而同的带上了羡慕。
唯独解缙的目光之中,带着些忧虑。
李至刚说他这二十年除了每天在皇上身边写圣旨之外没干别的,这话没说错!但别小看这二十年......皇帝脾气,可以说除了李景隆之外,他摸的最准。
不,准确的说,他最了解皇帝。
铁铉十多年前就是封疆大吏了.....身份资历完全有资格够进南书房,甚至担任一部的尚书。
可皇帝却让他做了太子爷的老丈人!
没错,皇帝是念旧情喜欢用东宫出身的旧人。
但是别忘了,眼前这位皇帝....帝王权术运用之深,实是寻常帝王难以企及!
~
「吏部的事,一首比较....」
很是有些老态的吏部尚书侯庸开口道,「一首比较麻烦...」
他要表达什么大伙都懂,而且也知道他表达的比较隐晦。
李至刚那人喜欢搞一言堂,户部上下都是他的党徒....但这些党徒之中一个能挑大梁的都没有...准确的说李至刚喜欢用听话的手下,不喜欢比他能干
的手下。
再加上皇帝病重那年,李至刚掺和进了那事,户部官员的变动是最频繁的。
「麻烦,就要老臣坐镇了!」
朱允熥想想,「文渊阁大学士周是修,人品德行都是万中无一,朕看,可以暂代尚书一职....」
闻言,众人皆是心中一愣,满是不解。
那老周头人畜无害的好几十年了,他能当户部尚书吗?
要说资历,他肯定是够的,人家可是华盖殿大学士。
洪武十五年仿宋制设大学士,华盖殿为首,而后武英殿,文渊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