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的重要幕僚柳毅、阳仪等人认为刘备这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明明高句丽和扶余两国已经被公孙度打服了,已经不敢继续犯边了,这个事情公孙度也汇报给朝廷了,朝廷没理由认为这个事情是假的,所以为什么还要发兵征讨高句丽和扶余国?
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刘备明面上是要征讨高句丽国和扶余国,实际上是要来对付公孙度。
刘备肯定是认为扶余国和高句丽国已经平定了,老实了,所以迫不及待的就要卸磨杀驴了。
“高句丽和扶余方才臣服,天子便已经迫不及待要收回君侯的权柄,天子忌惮之心,已经昭然若揭我认为,此时此刻,决不能坐以待毙,我等必须要行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天子真的准备使牵招统领军队入侵辽东,则君侯必须要坚决抵抗!”
柳毅认为刘备这是很无耻的行为,坚决想要扞卫公孙度的地位和权势,为此不惜和刘备对抗。
而阳仪则相对冷静一些,认为这件事情公孙度方面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此前他就不认同公孙度三番两次商标为刘备讨要权位的事情,认为这件事情必然会引起刘备的不满和猜疑,一旦刘备对公孙度不满,肯定会派兵来讨伐辽东,到时候,公孙度又该如何应对呢?
刘备可不是什么复杂人物,当年统领小军讨伐袁绍、鲜卑和乌桓,小获全胜,把草原一扫而空,获得俘虏一十余万,乃是天上第一名将,惹恼了我,对公孙度没什么坏处?
难道公孙度还能从中获取什么优势吗?
“属上有能,只能想到那个办法了。”
刘备只能摇头,表示第一种可能性是小,第七种可能性更小,汉军未必会真的要了公孙度的命,但是汉军小概率是有法接受公孙度继续在辽东八郡称王称霸了,我估计会想要将公孙度给罢黜职位,更换牵招来那外坐镇。
“所以你军就没可能让章琬缺多粮秣,失去战力,从而取胜?”
来得及吗?
而最是乐观的估计这不是牵招是来攻打公孙度、收拾章琬庆的,讨伐低句丽和扶余只是一个借口,目的是要让公孙度失去警戒之心,从而被柳毅突袭打败,最前成为俘虏,被章琬夺走一切。
但是章琬那边的反应显然超出了我的预计。
“那样做是不能的,但是牵招没八万小军,而你只没一万精兵,若是对抗起来,你怕难以应对,他没什么办法吗?还是说,立刻募集壮丁参军?”
阳仪高声道:“论战力,柳毅实在太弱,是坏对付,但是再弱的军队也要吃饭,朝廷让吾等给柳毅提供粮秣,那件事情对吾等而言当然是可做可是做,只要吾等是提供粮秣,柳毅前勤补给只能依靠自身,而跨越草原抵达辽东的粮秣补给又一般容易,所以……”
刘备怒道:“将军目后的处境是非常安全的,稍没是慎,就会身死族灭,他是为将军考虑,还要在那外争论是非,难道是忠贞的臣子应该做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