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厄老僧不置可否,只是合十行礼。
慈航普渡也点头行礼,然后腾云而起:“大梁国境内几百年国运昌隆,鬼神仙佛不太显眼,以前过于难寻,不曾有熟人。
所以,如今若要寻有大本事之人,还得大雪山!
师兄先走,我先去那大雪山,再寻上几个大本事的!”
然后就飘然远去!
这腾云驾雾悠然之象,其实更像是那修仙的有道玄真,可惜脑袋上顶了个大光头,坏了这份气质。
渡厄老僧看着远去的慈航普渡,回头看向自己身后的少年弟子,面对着他就在这山路上缓缓跌跏坐下,招招手示意这弟子也坐下。
“你可知,这妖物为何第一步来寻我?”
少年弟子摇头:“弟子不知!”
渡厄老僧对自己这个弟子所言早有心理准备,于是又问道:“那你可知这五台山,是哪位菩萨的道场?”
这个问题,少年弟子肯定是知道的:“回师尊,这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之道场!”
渡厄老僧点头,如果这个问题都不知道答桉的话,他对这个弟子会很失望,于是再次问道:“你可知,这五台山文殊菩萨最闻名于世的一个传说是什么传说?”
少年弟子想了一下,他有很多答桉,正因为有很多答桉,所以才不知道应该是哪个答桉,只有摇头:“弟子不知!”
渡厄老僧叹了口气:“下回,若是不知答桉,便在那疑似答桉里挑一个你觉得最合理的!
这世上哪有十足十的把握,有的只是觉得最合理的答桉而已!”
小弟子躬身拜倒:“谢师尊教诲!”
看着小弟子如此恭谨,渡厄老僧又再次叹了口气:“你可知,我今早遣散所有弟子唯独留下你一人,所为者何?”
小弟子其实是不知道答桉的,但在不知道答桉的情况下,就会有很多疑似答桉,刚才自己的师尊教导过,在不知道答桉的情况下,寻找一个自己认为最合理的答桉。
“莫不是师尊算出今日国师会前来请你,而您担心师兄们前去战场,会误了修行,甚至有可能有危险。
而这个危险大到你没有信心照顾得到师兄们,所以便将他们遣散,独留下我这个没什么本事却又不难照顾的?
所以,师尊今早便在国师未来之前,先遣散了众弟子,不知弟子所说,可对?”
渡厄老僧摇头:“非也!非也!
为师遣散他们,是因为他们修行已深。
这修行佛道,在人间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为初识佛法,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修行入门,修行有一定深度,于是乎便到了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当对这世间以及佛门修持之法有一定认知,有一定修为,有一定深度之后,若有感悟,便到了第三重境界。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返璞归真!
到了这层境界,就会悟通很多道理,但也会更深入佛理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