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1 / 1)

(观光结束,宾客散去。秦飞和陈翰林离开别墅区,前往安排好的五星级酒店休息。“秦飞,这次的展会,你真的是让汝窑重现焕发了光彩。”“这种光彩,是我们这些老一辈的手艺人都无法做到的。”“你的这门手艺,当真是叹为观止。”陈翰林对他道了一声。言语中充满感慨,又带着几分羡慕。正如汝瓷协会会长万青所说,秦飞是弘扬汝窑的希望。秦飞的技法,在汝窑瓷领域,现在是当之无愧的天花板。纵然陈翰林浸染汝窑领域多年,摸爬滚打无数,也不得不承认秦飞的这份手艺和境界,远在他之上。秦飞的作品展现出的魅力,不仅仅是古法玛瑙釉的配方,更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韵。只能说,上天偏爱,很多手艺人穷其一生追求的灵感,有人与生俱来。秦飞笑着回道:“瓷器本就是传统艺术的巅峰,汝窑又是瓷器的代表,只要成功烧制出来,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关注。”陈翰林摇摇头,“那也要有能力烧制出来,千年来无数帝王都想要还原汝窑,我们这些所谓国家级大师一直纠结于汝窑的颜色和纹路。”“那种玉质的感觉,那种天然的感觉,很少有人能做到你这样。”“就像是这瓷器不是烧制出来,而是天地间自然诞生出来的一样。”“佩服。”陈翰林这么客套,秦飞不知如何回答。即便是想商业互夸,但是他也没有看过陈翰林的作品,不好评判。“哦,还有,万会长说想帮你申请汝窑艺术大师的身份。”“瓷器领域的艺术大师分为市级、省级、还有国家级。”“市级的相对来说很简单,市里就能批准,省级的难一点,国家级的一般一个行业就那么几个。”“万会长想帮你申请国家级,但这事得有个名头。”“等茶道文化活动结束,国家有献礼活动,我会联系你,到时候你做个瓷器给国家献礼,作品出彩的话,这事基本就成了。”陈翰林又道。“好,麻烦万会长了。”秦飞感谢道。【国家级汝窑瓷艺术大师】的名头,秦飞想要,也该他要。人应当雅俗共赏。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要柴米油盐,酸甜苦辣。手艺人的名声,该要还是得要。自视清高,不想被尘世的淤泥污染,自诩避世的“隐士”。装的大了,容易“雅过敏”。车辆停靠在酒店门口。秦飞和陈翰林各自回到房间休息。这一趟,对秦飞来说收获颇丰。艺术的灵感在脑海中汹涌。他不仅擅长烧制瓷器,同样擅长绘画、书法、雕刻。人生如此多美事:譬如高卧、静坐、尝酒、试茶、阅书、临帖、对画、诵经、咏歌、鼓琴、焚香、莳花、踏青.......总要都尝试尝试。翌日,秦飞再度来到茶道文化活动的举办地点。还未进门,就看到不少豪车驶入。文化活动已经开始。这样高规格的文化活动,来的人大多在某领域里坐拥风雨的人物。对喜爱喝茶之人,一套顶级茶具的吸引力无比巨大。人总是要追求些优越感。哪怕不需要有人围观,只需要知道自己的茶具价值几十万,心里也会觉得美滋滋,格外享受。秦飞走进园子。风景依然优美。迎宾小姐带着客人向着里面参观。秦飞一进去,便被迎着往里走。解说员在房间里正解说着大师们的作品。李清清亲自迎接省里文化部的领导,并且向随行的记者和官员们说着:“每一项登峰造极的手艺,都是一位大师几十年如一日实践和积累的结果。”“传统的技艺一直传承着,虽说如今缺了众志成城的坚守,但它们不会熄灭。”“这些手艺,就是最好的代表,也是最优秀的代表。”李清清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点头。秦飞听到她的话,也暗暗沉吟。“是啊,传统的技艺虽说渐渐式微,但绝不会凋零。”“那些看起来离人们很远的东西,随着国力增加和人民富强,会渐渐从角落中走出来。”“会渐渐发扬光大。”现在,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奔波,每日生活在压力和辛劳之中。所以,并没有太多人有时间欣赏传统文化之美。但,随着经济条件慢慢变好。大家的兴致变高。融入血脉中的传统审美就会觉醒。那时,瓷器、雕刻、玉器、刺绣.....等等传统的手工艺,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只是,这条路还很长,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秦飞能做到的,也就是坚守住自己的手艺,尽可能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别墅园林内,客人越来越多。其中,秦飞的天青色汝窑茶具成了最热闹的展区。来这里的人,传统文化的艺术素养都不低,毕竟经常接触,总是能提高一些审美鉴别的能力。大家围着这套茶具,不断议论着:“这套茶具怎么没见过,感觉好漂亮。”“是汝窑,而且还是正统的汝窑。”“汝窑瓷吗?这种场合汝窑瓷可少见,是万青大师的作品吗?”“越少见才越贵重。”“釉色真漂亮,也不知道怎么烧出来的。”“这得多少钱。”不少人向解说员询问瓷器的价格和作者。价格解说员也不知道,但是瓷器的创作者她却可以说。“是汝窑非遗传承人秦飞秦大师的作品,他也是目前唯一的古法汝窑代表,成功还原出近千年不曾有人还原出的天青色汝窑。”解说员向大家说道。“秦飞?”“没听过这个名字啊,新晋的大师吗?哪个公司的?”“我可以找他定做一套吗?”宾客们又议论着。有道是奇货可居,越是稀少的物品,才越显得贵重。现在,秦飞的名声在艺术领域初露峥嵘,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实力和舞台是相辅相成的。这个文化活动,犹如是一个最顶尖的戏曲舞台。一曲成名戏,可让天下知。秦飞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华夏顶层艺术圈之中。大家开始了解他的信息,当大家从解说员口中听到秦飞的年龄,更是吃惊。“乖乖,才二十二岁?就有这种手艺了?”有人惊呼道。“手艺又不是看年龄,这汝窑古法,就他一人会,你说厉不厉害。”“他可不止是靠古法出名,他的瓷器手艺也是顶级,我听瓷器圈的人说起过他,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手艺天才!”“天才.......华夏的手艺领域,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没办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老一辈大师可不会力捧年轻人,而且大多数聪明人也不会在枯燥的手工艺领域谋生,导致这一行的人才非常的少。”“少年大师,那岂不是说.......他的作品,更加的值钱?!”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