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里听不出对方话里的意思,皇帝毕竟居庙堂之高。
哪怕他朱元璋出身底层,但那也是多年前的事了。
只有亲自体验底层百姓的艰辛,才能制定更好的国策,善待百姓。
圣父的意思,是让他不要忘了根本,要时刻将百姓放在心上。
「不,你没明白贫道的意思。」
朱元璋的心中所想,自然瞒不过李长生,他扫了一眼,不由摇了摇头道。
而后,李长生伸手一点,从地里长出了一张石桌和两方石凳。
「坐吧,咱们先好好聊聊。」
李长生坐了下来,示意朱元璋也坐下。
「是,谢圣父。」
朱元璋感谢了一番后,依言坐了下来。
「你认为大明王朝建立以后,天下百姓会很幸福,还是依旧如故?」
李长生变化出一套茶具,
冲了一壶茶,喝了一口清茶,淡淡地问道。
「圣父可是考校咱的治国水平?」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取了一杯清茶呡了一口,而后说道:
「不瞒圣父,咱出身微寒,大字也不认识几个,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不像皇帝的皇帝了。」
他丝毫不避讳自己的过去,朗声说道:「不过,咱还年轻,今年才四十岁,不懂的可以学。」
「治国一道咱也不大懂,但咱手下有一帮老兄弟相助,集思广益,总可以制定出一份符合咱大明的国策。」
「这些日子,咱正和陶安、刘伯温、李善长、朱升他们商量着,该如何制定我大明律。」
「咱想着,那帮子官员最是狡猾多端,贪腐成性,咱打算制定一系列严酷的律法,牢牢管着这帮子官员,免得他们祸害百姓。」
「至于天下百姓,那圣父您不用操心,咱自己就是出身贫民之家,自然知道该如何对百姓好。」
「所以,圣父之问,咱认为,咱大明建立之后,天下百姓将过得比以往更幸福。」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后,洋洋洒洒的说道。
说到这里,他不禁回忆起自己小时候。
那时候,他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家人都只有一条裤子,只有出门的人才穿裤子,不出门的人就光着屁股窝在家里。
而且,他经常吃不饱饭,吃一顿饿三顿,后来他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氏、大哥朱重四接连饿死。
元廷无道,残暴不仁,定下各种苛捐杂税,盘剥百姓。
地方上官员贪腐成性,有如豺狼,又有四等阶级的存在,使天下汉人苦不堪言。
因此,在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对于那些贪官污吏最是痛恨,心里隐隐有了打算。
他要制定一份非常严酷的大明律,用来管着天下官员,不让他们贪污。
「你说的是《大明律诰》吧,贫道已经在未来看到了,给你看看。」
李长生听后,丝毫不意外,他伸手往虚空之中一抓,好似穿越了时空,抓向了未来。
「哗啦啦....」
好似有一条鱼儿在水里流动般,紧接着,一本厚厚的书籍被李长生抓了过来,放到石桌上。
未来的时空线上,历经洪武元年、洪武六年、洪武二十二年、洪武三十年间四次修订,才最终完成的《大明律诰》被李长生抓在手里,带到了当前的时间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