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聊了一会儿,下楼上了车。
百老汇大街44街至53街的剧院,被大家称为内百老汇。
每天上午,是百老汇最安静的时候,走在大街上,这里与米国多数的街道并无多少不同。
但只要一到了晚上,这就就会变成戏剧的殿堂,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无数观众涌入街边的剧院去欣赏他们的心头好。
阿瑟·米勒带着林为民一路介绍着内百老汇的这些剧院,一晃便到了中午,吃了一顿午饭,两人才来到了位于西47街243号的巴里摩尔剧院。
巴里摩尔剧院修建于1928年,以本世纪初米国著名的女演员埃塞尔·巴里摩尔的名字命名,隶属于舒伯特剧院集团。
剧院的外观仿照了古罗马浴场的设计风格,室内装饰融合了伊丽莎白时代,地中海风格和亚当西斯风格,在内百老汇的众多剧院当中,建筑风格独树一帜。
而拥有巴里摩尔剧院的舒伯特剧院集团是米国最大的剧院经营公司,高峰时期拥有近千家剧院的经营权。
巴里摩尔剧院上演的剧目主要以话剧为主,剧院的座位数有1058张,在内百老汇四十多家剧院当中属于中等规模。
阿瑟·米勒和林为民来到剧院,先是参观了一番,作为一家剧院本身,巴里摩尔剧院并无什么特殊,带来它名声的还是百老汇这三个字本身。
下午时分,演员们陆陆续续来到剧院。
这些演员都是夜猫子,就跟人艺的演员差不多,每天演到晚上十点以后,精神极度亢奋,是不太可能睡得着觉的。
所以剧院白天上午几乎看不到人,大家都是快到下午才会出现在这里。
演出阶段,话剧几乎是不会再做排练的。因为之前的排练已经把演出内容和编排定型,每天晚上还有固定的演出,演出是一件非常耗费热情和体力的事。
如果在演出前过多的消耗体力和热情,只会适得其反。
阿瑟·米勒把《触不可及》所有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召集到了舞台上,将林为民隆重的介绍给了众人,所有人都带着好奇的目光看着林为民。
在《触不可及》筹备之初,大家就知道了这是一出来自遥远中国的话剧作品,阿瑟·米勒曾经不止一次盛赞过林为民这个原著编剧,称他是“东方的天才”。
今天大家终于见到了这位天才的庐山真面目。
黄种人,或者说中国人,在米国的地位从来不高,但那些有钱有权、有才华的人,不在此列。
阿瑟·米勒介绍后,林为民受到了众人热烈的掌声,有几个年轻人还吹起了口哨,场面一片热闹。
阿瑟·米勒又将这些人一个个的介绍给林为民,人名是肯定记不住的,他连脸都对不上号,但礼节不能丢,林为民满面笑容的和这些人打招呼。
“米勒先生,下一部话剧要筹备了吗?”说话的是一个黑人小伙子,叫在他剧中饰演的是德瑞斯,也就是林小丁的米国版。
巴德曼原本只是名不见经传的龙套演员,被阿瑟·米勒慧眼识珠相中了出演《触不可及》,不仅让他在经济上收获了不菲的收入,更是获得了去年的托尼奖,人生一下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