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香江出版(2 / 2)

听闻《狩猎》这部要放到八月份发,编辑部的同事们也松了口气,至少不是现在发,大家还有几个月的安生日子过。

昨天谟言刚刚送来了他最新创作的中篇《欢乐》,成了编辑部这两天的重点审稿对象。

《红高粱家族》的发表和出版,成功的让谟言领先了同辈作家们半个身位。

由《红高粱家族》的第一篇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又成功摘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更是让谟言名声大噪。

这部电影最近正在各地电影院上映,虽然在编剧一栏首位写的是林为民的名字,可任谁也抹杀不了谟言作为原著作者和编剧的功劳。

《欢乐》是谟言继《红高粱家族》之后创作出的第一部中篇,自然备受编辑部的重视。

《欢乐》的情节并不复杂,出身贫寒的永乐像千千万万个农村孩子一样,希望通过高考,跳出农门,摆脱贫穷与落后。

可5次高考,5次败北。希望化为泡影,努力成为乌有。

他烦闷、压抑、痛苦、无助,老母的拳拳之心,生活重压下哥哥的无奈、嫂子及众人的蔑视,未来的无望……

一切一切压迫着他,万般无奈,只好逃出家门,踏上“欢乐”的不归之路。

编辑部的审稿很顺利,《欢乐》的气质带着几分青春期症候,尽管整体略显颓废,但并不犯忌讳。

大家的审稿意见很一致,同意发表。

林为民这天把谟言再次叫到编辑部,告诉了他这个消息。

“这几年的军艺没有白上,你已经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文字锋利,故事天真又悲壮,能闻到乡村的味道。”

林为民的夸奖让谟言很高兴。

不过经过这几年的锻炼,他对于作品能够发表已经没有像以前那么激动,他转而和林为民说起了另一件事。

“你想去文学院?”林为民的表情有些诧异。

最近国立文学院又拉拢了燕京的一家重点高校——燕京师范大学,跟燕师大合办了作家研究生班,学制是两年,今年下半年开学,恰好那时候谟言刚刚从军艺毕业。

而据谟言所说,他刚出军艺,又进国立文学院,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学点英语。

望着一脸求知若渴的谟言,林为民竟一时无言以对。

伱个写的,学英语干什么?

这话当然不能直接说,得含蓄点。

“学英语跟你写有关系吗?”

谟言道:“英语毕竟是世界通用语言嘛,学一学也没坏处,再说进了国立文学院对于我的文学创作也是一种学习。”

面对谟言的好学,林为民不好意思再泼冷水,他说的也对。

进了燕师大和国立文学院合办的作家研究生班,又不光是只学英语。

“也好。多进修一下总归是有好处的,而且也有时间搞创作了。”

这个年头专职作家很少,大部分作家都是有本职工作,业余兼职写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