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海内存知己(2 / 2)

众人仔细想来,以前大家还没察觉出来,今天被林为民的人好像确实在变少。

国内的经济在不断发展,日新月异,计划经济时期老百姓们闲适舒缓的步调被不断的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屈从经济变化,逐渐从改开前期注重精神生活的阶段过渡到注重物质生活的阶段。

文学带给中国人的精神满足正在不断的削弱,人们开始朝现实转向,不光是普通百姓,连文学圈的人也一样。

前两年韩少公带领着一群文学圈的人进军海南便是这种趋势的证明,只不过这些人尚且没有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快速跃迁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的毒打,还保持着内心的几分理想和浪漫。

用不了几年时间,这群人就会乖乖的在现实面前低头。

“除了经济发展让大众越来越重视物质享受,而忽略精神生活这件事。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盗版,我想大家也知道这几年盗版发展的越来越猖獗。我们做刊物还好一点,图书出版这几年深受盗版之害,销量正在不断萎缩当中。种种因素汇聚在一起,正在预示着我们的出版市场很有可能在九十年代开始走向下坡路。”林为民语调平静的诉说对未来的悲观预测,众人听的面色沉重,心有戚戚。

“为民,你确定以后真会这样吗?”贺启智问道。林为民笑了笑,

“这我哪敢保证?只是我个人的预测,不过大趋势不会改变,大家可以等到明年再看看。”林为民的意思很明白,市场萎缩是大趋势,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萎缩只会愈发的明显,只需要再多观察一段时间,一切自然一目了然。

大早上刚上班,大家本来心情好好的,可听完林为民这一番悲观的预言,完全提不起精神来工作,心中充满了感伤。

“为民,我看你怎么一点都不愁?”姚淑芝不禁问道。

“有什么好愁的?销量不好,又不是我们一家的事,要跌大家一起跌。这是大环境的原因,非战之罪。再说了,这种变化又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要与这种形势做斗争。我不着急,并不代表不去想办法应对这种变化。”林为民说到这里,佟钟贵突然说道:“林老师,您这么着急让《尘埃落定》上市,难道.

“差不多吧。现在刊物的销量已经有下跌的趋势,我们肯定要做出点应对措施。最简单的,也是最直接的,就是在刊物本身质量上想办法。在我的设想里,未来的几年时间当中,我们应该至少保证我们刊物每个季度都应该推出一两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每一年时间推出一两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贺启智说道:“为民,你这个想法太理想化了,作品的质量跟其发表后所能产生的影响力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林为民颔首,回应道:“这一点你说的没有错。但并不是没有关系,对吧?央视每天播的广告大家都应该看过吧?眼球经济的效应在九十年代将会越来越大,我们说影响力也好、知名度也好,说白了就是在大众眼中的名气和存在感。《当代》的知名度当然够了,可我们必须加强我们的存在感。只有我们不断的强调我们的存在,老读者才不会忘了我们,新读者才会认识我们。”姚淑芝紧锁着眉头,说道:“越说越复杂,我怎么感觉你都把几年以后我们要干的活都安排好了?”众人嘴角流露出几分笑意,办公室内的气氛难得轻松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