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这个仇是结下了(2 / 2)

秦堪一听,怎么?大教授这样没有格局啊!

好,今天我跟你耗!

“宋教授你现在用尖剪也错了,最新的《泰伦外科学》应该是用手术刀挑开,不能用尖剪。”秦堪毫不留情。

“呃,我现在是使用我国的第11版外科学做教学手术,你提什么《泰伦外科学》,它又不是教科书。”宋欢喜找到了理由。

谁知,秦堪也嘿嘿一笑,说:“好吧,别开《泰伦外科学》不讲,就说我国的11版《外科学》,第213页有论述,伱是主编,明明写着,此处要用手术刀挑开,不适宜使用尖剪。”

宋欢喜这下哑了。

他是主编。

但教材是很多人写的,他不可能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审阅了,再说,由于他是多年的主编,做久了,反而没第一二次那样认真,后面也就是挂个名而已。

整本书,修改的细节有好几百处,他并没有一一亲自落实,而是分给了各组组长。

“是吗?”

宋欢喜不敢再武断地呵斥别人,他在想,今天遇到了湘雅的学霸了,他那一页都记得,这样的人,有点可怕。

再说,事实上,手术的时候,也不是每一处都必须按照教科书上写的执行,但是,既然说是教学手术,那就应该更标准一些。

宋欢喜遇到这样的钉子户,心里有些虚,因为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最容易出问题了,你必须符合理论才行。

人家抓你辫子,他也许仅仅就是理论上记得很清楚,他可以挑出你很多的毛病。

这种教学手术很困难。

换句话说吧,今天宋欢喜遇到了湘雅的大学霸,理论上非常的厉害,记得书上的记载在哪一页哪一段,这样的人在身边,那太可怕了。

“这位医师,我邀请你上来做手术,你不会说,你只有理论,手术操作不行吧?你不会又是一个高分低能的吧?”

高分低能,曾经湘雅与同济没少打过嘴仗。

这里有一段这样的史实。

恢复高考的那几年,全国医学院校毕业是搞毕业统考的,77,78,79级连续三届,湘雅毕业生都是全国第一。

这个成绩震惊了全国的医学院校。

刚好,那一年国家教委要在中部地区升格一所医学院为教委直管,同济与湘雅都是考虑的大热门,但连续三年的统考,湘雅都是第一名,自然,湘雅占有优势。

这个时候不知道谁发明了一种诡异的理论,说,高分必然是低能。于是,湘雅学生考第一名有了原罪:高分低能。

湘雅的学生低能?

湘雅的校长嘿嘿一笑,在京城,对教委的领导说:“那就考考能力吧?让他们见识一下,湘雅是怎么既高分又高能!”

于是就有了80级毕业生考操作的哪出戏。

最后,总分100分,湘雅的学生以平均成绩高出对手20分的成绩夺得第一,于是,“高分低能”的那股阴风才没有再现了。

现在再一次听到“高分低能”几个字,齐林等教授嘿嘿冷笑几声,他就是那年参加过操作比赛的80级的毕业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