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爷怀着悲壮的心情住进了协和医院。
他被安排在35床。
没办法,即便是充爷,也只能是3个人一间病房,等做了移植后才可以住单间。
移植后都是住单间,无菌病房。
和他住在一个病房的,是一个来自于滇城的白墨生,他是一个肝癌患者,枯瘦如柴,满脸金黄,一脸的绝望。
另一个是来自于晋城的吴小林,他是胆管癌,才做了手术,一脸的毫无表情,木然得很。
充爷进来,他们只是注视了几眼,就不再关注了。
充爷也没有兴趣和他们打招呼。
洋河院士来了。
他是一个人来的。
姓白的和姓吴的眼睛一亮,大院士,他们都认识。
平常,他来查房,后面是一群人,有些人根本进不了病房。
今天,他一个人来。
于是,他们才意识到,刚进来的人不是一般的人。
院士来看他,这很不寻常。
“别紧张。也许就是明天。”洋河院士对充爷说。
“我不想做。”充爷突然说。
洋河院士一愣,“这里都准备好了,重点是,机会难得啊,等了好多年了,才出现这一次机会,错过了,又要等很多年。”
充爷说:“我不想做肝移植。”
洋河院士说:“你又是想做秦堪提供的方案?”
充爷点头,说:“我亲眼见到了,那手术真的做得好,5天就拔了引流管,7天就在外面散步了。”
洋河院士说:“你怎么这么糊涂,那种技术还不成熟,才做了一例,根本没有经验。常青山教授那里,你也听过他的意见,他怎么说的?他是当今国内手术做得最好的,他的话有价值。”
充爷说:“不,他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秦堪。”
洋河院士说:“你去景华医院,见到秦堪了吧?他劝你做他提供的手术方案了吗?”
充爷摇头说:“没有。我们没有谈这件事。”
洋河院士缓缓点头,说:“连他自己都不推荐,你越发不要考虑。说白了,这种手术,没有3年的经验积累,都不要说技术成熟。可是,你不能再等3年。充爷,不要犹豫了,这个病人,千载难逢,又年轻,又是男性,肝脏质量非常好,放在你身上,再好不过了。”
“但还是要吃抗排异药物,时时刻刻预防感冒,这一辈子的生活质量都不高。”充爷说。
洋河院士不想在病房争论,事实上,他也不愿意和陈家人争论。
于是安抚了一下充爷,就找了机会退了出去。
姓白的病人爬了起来,说:“哎,年轻人,伱是得了什么病啊?这个院士好像跟你蛮熟啊,你的手术是他主刀吗?”
充爷不想理别人,随便敷衍一下,“他不做主刀,老了,他徒弟主刀。”
姓白的说:“你做肝移植吗?肝移植风险好大,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失败了就完蛋。”
他说的是事实,肝移植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成功了,要么就死了。
充爷皱了皱眉,知道这人不是一个好的聊天的料。
还没开始聊就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