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旧党的天时地利人和?(2 / 2)

靖明 冬三十娘 1186 字 2023-06-16

祀典未定,怎么祭?

命令发出,传到兖州,传到曲阜和衍圣公府,这个问题盘旋在许多人的心头。

如今,是以每年八月二十七为孔子诞辰去祭孔的。每年二月、八月,朝廷也确实有遣官祭孔的成例。

可现在这一道圣命已经明确了:八月二十七之前,或者更早的时间,这孔子祀典是绝对会辩出结果的。

因为祭祀礼仪要提前准备。

张孚敬到山东的第一件事,只是督办今年的八月二十七祭孔。

时间只剩下不到两个月了!

……

“阁台,已经近两月了,一直无雨!”

在扬州府,蒋冕面前站的是到南直隶巡视水利的监察御史王杲和应天府尹夏言、扬州知府黄宗明。

大明其实没有阁台这个称呼,之前费宏以内阁大臣去四川就任总督,那更像是被贬的性质。

可如今七参策总督地方,蒋冕是以阁臣之尊来到南直隶的,这些天以来南直隶的官员们换了个称呼表示敬重。

蒋冕面色严峻,到了南直隶近月,他确实没见到雨。

夏言凝重地说道:“应天府灾情初显,应天、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十府,广德、太仓二州,夏粮皆歉收!再这样下去,秋粮也是问题。”【注:《明世宗实录》四十一卷,嘉靖三年七月壬申,以旱灾免应天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十府广德太仓二州夏税有差。】

更严重的问题他没说,蒋冕心里也有数。

灾情规模不小,这是没人能提前预料到的。

接下来,首先是必定会有灾民,而其后赈灾、平抑粮价都需要人手,这个时候能乱吗?

而如今这一场旱灾波及的地方可是大明税赋重地。南直隶如此,湖广、浙江等地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粮赋若受挫,那么朝廷又少了一些应对推行新法会出现的阻碍的筹码。

最难以预料的是,清整水利、徭役采买等新法会为百姓带来的好处,不会在今年就显现;可是如今不少地方翻起的旧账、如今的这场旱灾,却会让许多百姓在今年头脑发热又吃不饱。

七位参策奔赴地方,之所以能镇住局势就是因为若无百姓支持,地方不会真正大乱。

可是如果有了灾民、流民,那问题可就不一样了。

现在还有祀孔议!

蒋冕沉声道:“先把灾情都如实报来,本督加急奏报上去。”

祀孔议在江南已经掀起轩然大波,不知多少官绅在议论着。

不能小看这事对普通百姓的影响。

多少寒门竭尽全力在培养着孩子,指望他们的后人能够通过读书考科举翻身。

现在已经有些人在乡野之间议论着,朝廷要以实践学取代如今的四书五经。先识字、通读了四书五经还不够,还要花很多时间和钱财去格物,将来要这样才能做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