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入朝(2 / 2)

又喝过一轮酒,韩通和李重进腹中饥饿,柴荣又叫上几盘下酒菜,对韩通和李重进道:“义父有命,不敢不从,两位且先歇息,待我安置好了事务,便随两位启程。”

李重进道声:“请便。”柴荣使个眼色,让聂远和柴嫣随他同去,聂远当即会意,起身跟随。可柴嫣却为柴荣回中原担心起来,不住向李重进询问中原现下情形,并没注意到柴荣眼色。

柴荣便和聂远走到楼上,见聂远不放心留柴嫣一人在下,劝道:“不必担心,李兄弟是我义父亲外甥,信得过的。”

聂远点点头道:“那就好……哦,郭将军信中到底是如何说的?”

柴荣道:“义父现下正是效力于金刀王刘知远麾下,要我进军中相助于他。刘知远此人是石敬瑭手下第一大将,亦是最大权臣,我亦不知他到底何意。师哥,你久历四方,可知道刘知远此人如何?”

聂远应道:“此人在军中威望极高,不乏野心。我只知石敬瑭送燕云十六州与契丹时,石敬瑭帐下反对诸将中,便以他为首。”

柴荣若有所思道:“自李从珂在位后两年来,中原屡次兵败于契丹,耶律德光进军时纵兵劫掠,中原积愤久矣。若金刀王果真能重振中原声威,再造太平之世,我倒愿助义父在他帐下效力。”

聂远心知柴荣在江湖上走了这一遭,如今有意重回朝堂,虽颇为不舍,但也认为不失为柴荣的一个良机,便对他道:“人生几十载如白驹过隙,良机难觅便蹉跎一生。既然今日有此机会,你若看准,便放胆去吧。”

见柴荣有期许亦有顾虑,聂远伸出右拳道:“师弟,只要你还恪守在潞州那晚的誓言一日,师兄就在江湖上等你一日。若你在朝堂失意,便回到这片江湖,在这片江湖中,师兄保证无人动得了你!”

柴荣心下感动,伸拳和聂远相对,豪然道:“师兄放心,一日入了鬼谷,终生不忘此志。不负此剑,不负苍生!”

聂远报之一笑,从旁边取来两只酒壶,递给柴荣一只,也慨然道:“暂别之前,你需答允师兄:今日同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

柴荣一愣,问道:“师兄不与我同去么?”

聂远点点头道:“三年前我在潇湘之地与人有约,要三年之后于大寒之日与人决斗。如今虽尚在清秋,但既然已至江北离彼处不远,我也该赴约了。”

柴荣十分惊诧,连忙问道:“师兄怎么如此轻率与人私斗?这不是师兄的性子……”

聂远摇头道:“并不轻率。你有所不知,三年前我曾在湘江之畔撞上一回寒鸦爪牙与人牙子交易。那时我出剑救人,不慎中了人牙子的暗算,所幸被一刀客所救。”

“那刀客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我看不清他面容,只记得他说这条命不是他给的,是寄存在我身上。但他那时见我身上带伤,不愿动手,约我三年后与他决斗。”

柴荣连忙道:“这等事岂能当真……”可他转念一想,自己不会当真,可师兄却一定会当真,果然听聂远道:“我不愿食言,何况以我现在武功,也未必会败给那个刀客。”

柴荣知道师兄心性,劝他不得,只好先假意应允,心道:“让嫣儿劝他必能奏效。”

两人遂喝过了酒,走下楼去。柴嫣正听李重进讲得天花乱坠,竟面有期待神色。

见柴荣和聂远下楼,柴嫣高兴地迎上前道:“哥哥,现下中原百姓都正翘首以盼,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柴荣眉头一皱,正色道:“嫣儿,入朝统军,步步凶险,岂是儿戏?”

柴嫣依附到柴荣身边道:“我有一个好哥哥,一个好阿远,会怕什么凶险?再说姑母都叮嘱表哥了,一定要将我带回去见一见。”

柴荣道:“姑母如今病倒,每天念想着你,你确实该回去照料她些时日……只是,师兄恐怕不能随我们同去了。”

柴嫣大吃一惊,连忙问聂远道:“为什么?”

聂远将那事再与柴嫣说明,柴嫣越听越是难过,也没了一点点欢喜神情,心中更是酸楚。

聂远说罢,轻轻抚着柴嫣肩膀道:“你放心,我将这件事了结,就去中原找你和阿荣。”

柴嫣欲要随他同去,但一来离不开哥哥,二来确实想见到姑母一面,姑母如今病重在床,那是她在世为数不多的亲人。

她亦想要劝聂远不去赴约,但又听聂远说道:“嫣儿,做一个剑客,是不能失约的。你去吧,不必担心我。”

柴荣以为柴嫣必会要死要活将聂远赖住,谁知柴嫣听了聂远这话,竟咬着嘴唇红起眼道:“你……你要去,那你就去吧,可别说是我碍了你出剑,做你的剑侠。”

说罢她转过身来,喉头发苦说不出话,怔怔滴下来几滴泪珠。

<!--over--><div id=center_tip><!--20221004094730-->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