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又建议乘船过砥柱,也被刘协以天子不走险路的借口拒绝。
《袁纪·卷二十八》:李乐惧,欲令车驾御船过砥柱,出孟津。诏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孔子慎冯河之危,岂所谓安居之道乎?”
太尉杨彪曰:“臣弘农人也,自此东有三十六滩,非万乘所当登也。”宗正刘艾曰:“臣前为陕令,知其危险。旧故有河师,犹有倾危,况今无师。太尉所虑是也。”
砥柱是三门峡三十六险滩,眼下这种情况渡河,可谓九死一生,不仅刘协不同意,百官也看出了李乐的用意,故而一起反对。
自李乐来救驾后,刘协和其相处了一段时日,便已经摸清了此人的脾气。
李乐确实在危难之际救了他,但也并非全无私心,其实和杨奉董承一样,都在暗暗排挤异己。
如果刘协舍下众人,渡河进入白波军地盘,李乐就能趁机甩掉其他竞争对手,独自掌控刘协。
刘协当然不想给他这个机会,他需要留着杨奉董承等人,和白波军这一派的将领互相牵制,不然会被某一方势力掌控架空,就很难翻身了!
刘协心中暗恨,自己手下的几方势力如果齐心合力的话,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先前击退李傕郭汜便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绝大部分事后,各方势力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争斗扯皮,导致有劲使不出来。
反观李傕郭汜,虽然之前有过内讧,但现在重新和好后威胁陡增,即使先前暂时被挫败,也能很快重整旗鼓反攻。
更让刘协愤怒的是,李傕郭汜军之所以这么麻烦,一方面是两人打仗勇武,另一方面,其中有一个人,一直在两人之间居中调停,才能让两人合力,将天子车队逼得如此狼狈不堪。
在刘协看来,此人最为可恶,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在他的谋划下,数次将自己从高处打落尘埃,仿佛自己天生的死对头一般。
刘协恨不得将此人碎尸万段!
凉州贾诩,贾文和!
刘协心中暗恨,没有此人,说不定自己还好好待在长安,有王允吕布护驾,何至于到了今天这种地步!
刘协不知道,此刻的贾诩,也是内心天人交战。
最初的时候,他只是想活下去,于是在裹挟着自己的滚滚波涛中,奋力扑腾了几下。
然而他惊恐的发现,自己这些无心之举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天下大势竟然随着自己不经意间的挥洒,改变了方向!
永汉九年,董卓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贾诩在其军中辅军。
时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孙坚一路势如破竹,攻入梁东,在贾诩的计策下,孙策被打得大败,仓皇逃走,尝到了生平不多的败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