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6【倒数第一,也是第一】(2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1168 字 2023-06-21

有差役举着木牌出来,木牌上贴着一张纸,写明了第一道考题内容。差役边走边喊:“第一题,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考生们连忙抄下题目,等着第二道考题公布。

差役从朱铭身边走过不久,又有差役举着牌子过来:“第二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十道题全部公示完毕,考生才开始答题。

若有人没把考题记完,也可询问附近差役,但不准离开自己的考棚。

朱铭完全按照八股文模式答题,思索一阵,写下第一题的破题:君子之于世也,不先事而有所倚,惟随事而制其宜,盖事必有义也。

接着又琢磨承题,写道:君子处天下之事,惟义之适从。初何尝有所偏倚于其间哉?

朱铭的八股文水平,相比去年又提升许多,已非初次应试那个小白。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杂犯。

也就是不能在文章里,犯了皇室的名讳。

徽宗朝的考试,还要避免使用洛学、蜀学的独家言论。

这个很好避开,就拿洋州书院来说,闵文蔚专门列出了相关内容,反复强调那些东西不能拿去考试。而且内容并不多,新学、洛学、蜀学对于经义的阐述,99%都是共通的,只剩关键的1%来区分。

当然,如果没有名师或书院指导,贫寒士子很容易犯错,稍不注意就要犯忌讳。

写到中午,做完四题,肚子已经很饿了。

考场内传来炭焦味,有人在用自带的炉子做饭。朱铭懒得生火,掏出块饼子就水喝,然后去上厕所,解决完生理需求继续答题。

直至天黑,考官勒令交卷,朱铭已趴在桌上睡了一会儿。

省试的考生太多,不可能每天都进场搜检一次。真那么搞,连续三天别想睡觉。因为白天都要考试,晚上十一二点就来排队,哪还有什么休息时间?

吃喝拉撒,全在考场里。

1.3平米的闭塞小屋,只能趴在桌上睡。

夜里,朱铭还在考棚门口,燃起炉子煮了锅粥,就着咸菜和肉脯吃下。

吃完就睡,白天写了十篇文章,还反复修改誊抄,有干一天体力活那么累。

第二日,考十道兼经题。

第三日,考一道试论、五道经史时务策。

试论题,是让考生评价汉宣帝。

这道题肯定出自王黼之手,意图非常明显,让考生夸赞汉宣帝,顺便夸一夸宋徽宗。

朱铭已经猜到出题者的心思,但他偏不夸宋徽宗,只是客观评价汉宣帝。破罐子破摔,大不了落榜,然后滚回大明村去。

两道经史策题,还算中规中矩。

三道时务策题,一篇谈论西北战事,两篇谈论财政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