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朱铭父子还寄居于草屋陋室,靠卖湖笔给他赚钱谋生。而今却已坐在天子近前,还能写出如此励志的诗句。
喝了一阵,宋徽宗忽然问:“何爱卿,听说你兄弟三人皆中?”
何粟连忙拱手:“托官家洪福,臣等兄弟侥幸得中。”
宋徽宗说:“把你兄弟都叫来。”
太监立即喊道:“宣何家兄弟近前!”
于是,何棠、何榘离席,与何粟一起上前拜见。
宋徽宗点头道:“昔有三苏父子,今后三何兄弟,可见我朝文教之盛。伱们行序如何?”
何棠回答:“回禀官家,臣排行大。”
何粟说道:“臣排行二。”
何榘跟道:“臣排行三。”
宋徽宗又问:“汝等与三苏父子同乡,习的可是蜀学?”
废话,当然是蜀学门人。
但何粟不敢承认,连忙说道:“启禀官家,臣兄弟三人,遵从朝廷旨令,习的是舒王之新学。”
不承认有屁用,谁让他们跟苏轼同乡?
后来得罪了王黼,王黼都不用罗织罪名,直接弹劾他们赞同苏学,于是何粟就被贬去做遂宁知府。
宋徽宗很喜欢这三兄弟,特别是何粟,状元文章写得太好了。不但文采斐然,而且遣辞严谨,得到皇帝、太监、文官的一致认可。
又勉励几句,皇帝赐下御酒,三兄弟举杯同饮。
这恩宠程度,令在场进士羡慕无比。
何家三兄弟退下之后,宋徽宗又问榜眼潘良贵:“潘良佐是你何人?”
潘良贵连忙回答:“臣之大兄。”
宋徽宗说:“可惜,你若早中进士,跟你大兄一榜,就更能传为佳话了。”
何粟三兄弟同榜进士,潘良贵亦不逞多让,也是三兄弟皆为进士,只不过没有在同一榜。
这种世宦家族,进士一出就是一窝。
再看朱铭,实在寒酸。
宋徽宗问朱铭:“你懂修道?”
朱铭说:“不懂。”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内丹修行之法也,此四句从哪里来?”宋徽宗有些生气,“你说自己不懂修道,朕却觉得你不懂什么叫欺君。”
宋徽宗是真的喜欢道法,不仅亲自研究外丹道,对内丹道也有所涉猎。
在殿试文章里,看到这四炼十六字,如同习武之人遇见《九阴真经》。
从唐代就开始兴起的内丹派,一直都在完善理论,但还没有人总结得如此到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