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四周和中间,搭了十多处棚子,都在进行着各种表演。
其中一处,观众最多。
朱铭他们好奇的靠过去,只见里面有人在踢球。
其中一个青年,袒露着上半身,胸膛和背部都有大面积刺青。
他脚踩皮靴,抬腿一勾,足球就飞到头顶,而且稳稳当当停好。接着身体倾斜,球又顺着脖子滚下,从肩膀一直滚到手臂。蓦地转身,足球停在胸口,浑身再扭动,球又落到了背上。
“好!”
郑胖子拍手大喊。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朱国祥看到前排有一人,侧脸似乎非常面熟的样子。
仔细观察片刻,朱国祥低声说:“皇帝在面前。”
“嗯?”
朱铭使劲往里挤,靠近了仔细看,终于确认那是宋徽宗。
皇帝还化了妆,胡子粘得更长。身边有几人围着,应该是太监和侍卫。
“十一郎也来看戏?”朱铭贴过去说。
宋徽宗闻言扭头,看清是朱铭之后,便笑着说:“你爹没来?”
“来了,在外边。”朱铭说道。
宋徽宗道:“正好一起玩耍。”
皇帝刚有转身离开的动作,身边之人就抢先发力,硬生生挤出一条通道。
踢球青年见状,立即把球传给同伴,自己则拿着衣服跟出来。
朱国祥正要作揖,宋徽宗说道:“跟成功一样,唤俺十一郎便是。”
“十一郎万安。”朱国祥拱手说。
踢球青年也已挤出人堆,身后还跟着几个随从。
宋徽宗介绍道:“这是李邦彦,这是朱铭。”
朱铭仔细打量几眼,拱手说:“久仰李兄大名。”
李邦彦笑道:“俺也久仰贤弟大名。”
李邦彦家里是做银器的,非常有钱,但没有官身。
父母把他送进州学,这厮不但学习优异,而且吹拉弹唱、唱歌跳舞、踢球作曲,样样都会,还喜欢结交读书人。山西士子进京赶考,必然经过他家,父子俩经常赠送路费。
一来二去,李邦彦名气极大,颇有些“及时雨”的味道。
通过养望和贿赂,李邦彦不到二十岁,就被推荐到太学读书。通过书法和文章,获得皇帝青睐,从外舍直升上舍,继而获得同进士出身。
再陪皇帝打球唱戏,一路升迁迅速。
这厮愈发来劲儿,不但在皇宫里发疯,还自己编造淫词艳曲,广受东京百姓好评,得了个“李浪子”的外号。但也因此被弹劾行为不端,贬为校书郎。
架不住宋徽宗喜欢啊,转头就直升吏部员外郎,还兼掌议礼局(宋徽宗设来改革礼制的机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