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全新的开始(1 / 1)

星火 九月酱 1834 字 2023-03-12

(在场的众多研究员并不知道陈念的身份,也不知道他能做到什么,但最早那批参与评估的专家、尤其是雷刚和陈果,却能感受到陈念的潜力。在看到他举起手的那一瞬间,雷刚立刻明白,这个已经给他带来了巨大惊喜的少年,也许又有了更大的突破。“各位,先静一静。”“你们大家的意见我都已经听到了,目前总结下来,无非就是两种声音。”“第一种,认为我们要务实、脚踏实地,先吃透一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种,认为我们应该敢想敢干,去挑战一个能彻底改变现状的目标。”“在我看来,这两种建议都没有错,都是基于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状况做出的理性判断。”“但是,从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第二种意见。”“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造出了Ti-6Al-4V钛铝合金材料。”“在两周之前,这种轻质、坚韧、耐高温的材料还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但是现在,我可以拍着胸脯告诉各位,在未来的短期内,我们可以实现这种材料的量产!”“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而做出这個突破的人----人们,他们告诉我,他们还能有更多的突破!”“其中,就包括单晶镍铁合金,AlloyC阻燃钛合金,陶瓷基复合TBC,以及树脂基外涵道涂层。”“当然,一个项目的立项不应该基于什么拍胸脯做出的保证,但是,我认为,我们至少应该尝试一下,给他们一个机会,也给我们601所一个机会。”“这也许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消耗,但这种消耗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对二十二号项目进行升级,扩大项目边界,把造出飞机,当成我们的主要目标!”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叫好声。“好!就得有这样的心气!连想都不敢想,那还干个屁啊!”“对啊!我们都窝窝囊囊多少年了,也该放开手脚做点事情了!”“说的是!他吗的,就吹个风洞、造个模型有什么意思?到头来也就是给系统贡献了点机时而已,要干就往大了干!”“不就是造发动机吗?说的好像美国佬的发动机有多神一样,原理大家都懂,大不了一个一个问题地解决过去嘛。”“我也是这么想的,哪怕花个十年呢?十年名留青史,总比一两年拿个全是水分的成果混职称好!”.......当然,除了这些乐观派,也有理智派对此表现出了疑虑。尤其是在雷刚宣布了项目预算之后。一期投入,两亿。全周期预计投入,五十亿。什么大手笔?敢情上面就是奔着造飞机来的?但是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光靠手里那点东西还不够吧?难道是从哪个犄角旮旯的研究所里,窜出来了一支超强的材料学团队?或者是606所那边有重大突破?又或者是潜伏在美国的那些地下工作者,突然有了什么惊人的进展......可无论哪一种可能,想想都觉得有点不切实际。一片嘈杂的议论声中,陆严开口问道:“雷总,这项目那么大的手笔,我们到底有没有把握?”“咱们不能就凭一腔热血来搞研发吧?606所那边是什么意见?航发的问题他们能解决吗?”“我们光说设计,要是最终发动机推不动飞机,那不就白玩了?”“现在ws-10进展很不顺利,明年能不能过考核都是个问题,咱们不会是把希望寄托在这玩意儿上吧?”雷刚摇了摇头,回答道:“涡扇15不是我们的目标方案,我们的目标是F119-PW-100。”“开什么玩笑?”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哪怕是最乐观的赵穗,也愕然地看向雷刚,眼神中全是难以置信。F119发动机,当今世界上最强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19.5吨,推重比11.5,净重仅1300公斤。从六年前上机首飞开始,这台发动机的传说始终流传在世界各地的航发研究机构中。无数道目光紧紧盯着他,无数人尝试着去破解它的奥秘,但其复杂的设计原理、超高的加工精度、以及独一无二的制造材料,都让众多研究人员望而却步。相比起来,研发时长已经超过10年的涡扇10在它的面前就像是落后了一个时代的产物!毕竟,在计划中,涡扇10的最大推力仅13吨,推重比也只有7.8。虽然数字上看差异并不大,可换算成实际性能,却连F119的一半都达不到。而这,已经是华夏航发工业最高水平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雷刚到底是哪里来的信心,居然说目标是F119?陆严满脸疑惑,他目光一瞬不瞬地看着雷刚,等待着他的回答。而雷刚则是清了清嗓子,展开了桌上那一张几乎已经被他的汗水浸湿的文档。他举起文档说道:“大家刚才也提到了,其实F119的设计原理并没有什么出奇的。”“真正阻碍我们把它‘造出来’的,是工艺,是材料。”“解决了这些问题,发动机的问题不说迎刃而解,至少难度也会往下降一大截。”“而现在,我手里拿着的东西,就正好可以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涡扇叶片的问题。”涡扇叶片?陆严皱起了眉头。这的确是航发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它的难度高到俄罗斯都没法解决,最后使用的是多转子结构来弥补动力不足的缺点。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似乎真的就像雷刚说的一样,航发的核心问题至少能减少一半。可是要怎么解决?空心叶片?打孔叶片?TBC涂层?总不至于是叶片材料吧........这玩意儿的难度可不一般啊.......然而,就在他的脑子里闪过这个想法的瞬间,雷刚的声音也同时响起:“这是一份单晶镍基耐高温合金的工业制法手册。”“我们已经请中物院材料所的专家试验过,性能可靠。”会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死机中。没有人会怀疑这个突破的重大意义,他们只是不知道应该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雷刚环视一周,最终把视线落在了陈念的身上。随后,他开口说道:“各位,从今天起,从二十二号项目开始,一个全新的时代,要到来了。”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