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薄必须死,此人擅妖言惑众,依附者众多,派了追兵没有?”高熲问道。
鱼俱罗点了点头:“您老族内的高开道,已经带五百人去追了,相信很快会有结果。”
高熲点了点头:“我病重不能理事,河北山东的事情,就拜托给二位了,千万不要大意,如今两地之乱,不过是生火之初,一旦有人添柴,火只会越烧越旺,还是要以安抚百姓为重。”
“齐公放心,我们一定谨慎从事,不敢大意,”鱼俱罗点了点头。
张须陀则是将话题引申开来,道:“辽东方向,似乎一切都很顺利,辽东城、武厉逻城先后被拿下,扶余城听说也快了,许国公的主力已经南下,攻破平壤,也就是两三个月的事情了,届时我大军南归,河北山东之乱,自然迎刃而解。”
高熲笑道:“高句丽,不是那么好打的,老夫当年与杨谅远征辽东,虽然败于天时,但是高句丽的城防之坚,武备之盛,老夫也是历历在目,此番若不是有太子的精炼兵械,李靖的临阵应变,辽东都拿不下来。”
鱼俱罗点头道:“卑职倒也听说了,吐万绪虽然轻浮冒进,却也误打误撞,给李靖创造了攻城良机,说起来,拿下辽东确实有一些运气成分。”
“那么齐公认为,我大军何时可攻破平壤?”张须陀请教道。
高熲沉吟片刻,淡淡道:“关键在鸭渌水和萨水,这两个地方多为平原,有利高句丽重骑作战,如果顺利突破,宇文述便可与来护儿合兵,攻打平壤,如果不顺,就需要提早撤兵,否则傍海道水位上涨,我大军后路被断,恐有被围之险。”
张须陀疑惑道:“我有兵甲之利,人数占优,就算攻平壤受挫,也不至于撤兵吧?辽东城可是还囤积着四十多万大军呢。”
高熲摇了摇头:“陛下此番出征,百万之众,纵观古今名将,有谁能统御如此大军?兵在精,而不在多,这就是为什么真正深入番邦腹地的,只有三十五万,人多了,就不好管了,宇文述,本是大将之才,然比之杨素、史万岁、贺若弼、韩擒虎尚且远远不如,此四人领军,多者二十万,少者万余,宇文述何德何能,节制三十五万兵马?他没有这个能耐的。”
高熲坐直身子,继续道:“三十万大军,一旦遭遇大败,士气必然受损,若不能及时安抚,恐成溃败之象,杨素若在,或有这个本事力挽狂澜,宇文述嘛,他是真不行,也没有这个威望。”
张须陀点了点头:“北路段文振,东路卫玄,西路李靖,再加上于仲文,以许国公在军中的威望,似乎确实不好节制。”
鱼俱罗在一旁笑道:“别说这几位了,崔弘升、薛世雄、张谨,也不买他的账啊,许国公自打灭陈之后,似乎便没怎么出征过,在朝堂确实风生水起,但是军中,终究还是差了一等。”
历史上,宇文述还打过吐谷浑,但是这一世,吐谷浑被杨铭给灭了,所以一直做为皇帝宠臣的宇文述虽然在朝野权柄彪悍,但是军方不买他的账。
但是杨素不一样,杨素从北周就开始领军出征,一直到跟随杨铭平定汉王叛乱,近三十年,就一直在打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