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在秦王府等了四天,终于把那个长孙安民给等来了。
而长孙安民在此之前,已经从长孙敞口中得知了事情的整个经过,然后与留居在洛阳的家族核心人物,开了一个小会议,主题就是,该不该让长孙无忌回来。
家族内的会议,还是比较民主的,八成的人赞成无忌回来,因为他们知道,无忌背靠秦王这颗大树,将来肯定会有出息,这对家族来说,是有益的。
然后争论的焦点,就是无忌的妈,到底该不该进主墓,毕竟长孙无忌与家族的矛盾,在这里。
后来有人说了,能不能进,这得看长孙无忌将来有多大出息,如果人家混的风生水起,这一点是可以破例的,如果混的也就那样,自然不能不尊家规。
所以办法就是,先拖着长孙无忌,以后视情况而定。
毕竟长孙家虽然是鲜卑族,依然保留着鲜卑人的很多习俗,但是当前大隋所有的鲜卑人,都在积极与汉人融合,这是大趋势,所以鲜卑的那些习俗和规矩,早晚得改。
后世,鲜卑族就是汉人,北方地区,山西和陕西很多人,其实祖上都有鲜卑血统。
华夏的古代史,就是一场多民族与汉族不断融合的过程。
“无忌能得殿下厚爱,是他的福气,臣与有荣焉,”长孙安民规规矩矩的坐在房间里,与两个小孩子谈正经事。
在大隋,高门大阀的家主,待遇都是不一样的,皇帝也不会侮辱人家的家主,反而会很礼遇。
因为一个家主,背后代表着的是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
李世民笑道:“无忌为自己的生母争取,这是大孝,鲜卑族有些习惯,确实应该早点改一改了。”
世民本身,也有鲜卑血统。
他的奶奶独孤氏,他的妈窦氏,他的外曾祖父宇文泰,外曾祖母元氏,这都是鲜卑族,按照遗传学比例来说,这小子有四分之三鲜卑血统,比杨铭还纯。
汉人,是以父系论血脉,但是鲜卑族,是以母系,所以女人在鲜卑族地位很高,长孙晟的元配,就是出身洛阳元氏鲜卑族,人家的地位肯定不可撼动。
不过进入中原的这些鲜卑族,也在不断的摒弃其原本的习俗,与汉族融合,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改成以父系为主。
但是丧葬礼制这方面,他们还没改,朝廷也没办法说人家,因为没改的这几家,实力太横。
长孙安民点头道:“遵循祖制,是历来的规矩,改不改,不是臣说了算,世民的阿娘,唐公夫人那边,不是也没改吗?”
你们不改,让我改,这是什么道理?
李世民被将了一军,笑了笑不说话了,终究还是年纪小,斗嘴这方面还嫩点。
杨瑞道:“这么说,你认为无忌应该重返家族?”
长孙安民道:“臣确实是这么认为的,无忌并非忤逆不孝,其母高氏乃汉人,他受汉人礼仪熏染,对祖制有些误解,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