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还是不要,”杨约皱眉道:“他手下那都是什么啊?一旦溃散,于我大不利,稳妥起见,还是做个策应收尾的吧,南方兵,靠不住的。”
宇文述对此深有体会,点头道:“荣公治军虽严,但这一次确实是仓促了,募兵到现在也就几个月,没有练兵时间,麾下十个鹰扬郎将听都没听过,指望他们,恐怕还会连累咱们。”
“那他们白来了?”鱼俱罗笑道。
杨约哈哈一笑:“他们啊,不动手比动手的作用要大,不过来护儿肯定是不甘心做个旁观者,还是得给他找个事啊。”
也就是杨约敢这么说来护儿了,主要是辈分高,来护儿以前跟着杨素在江南平叛,杨约当时就在,他在军中,一直都是杨素之下第一人。
但是他不敢这么说裴矩,因为裴矩是他的老上司,开皇年间,裴矩是内史令,他是内史侍郎。
宇文述沉思片刻,道:“我好像管不了来护儿吧?”
鱼俱罗撇了撇嘴:“名义上可以,实质上,应该是管不了的。”
宇文述笑道:“那我还真不敢命令人家。”
东中西三路大军,三个大总管,名义上以宇文述为大,他是中军主力,还是三公之中的司空,但这次不是还有个行军大元帅杨广同志嘛,所以他们仨,是平级的,可以提意见,但不能下命令,来护儿和裴矩,你敢命令人家俩?
杨约突然转移话题,道:“昨晚从许公帐里出来的那个长髯客,是突厥人吧?”
宇文述嘴角微动,你特么在监视我?
只见他点头道:“是我安排在突厥的细作,正要跟你们说这件事,草原十八部,老三阿史那咄苾的东方四部,不在牙帐周边,你说他们会在哪?”
鱼俱罗顿时皱眉:“阿史那·咄苾(颉利),主管契丹、靺鞨、奚等部落,是突厥东部的莫贺咄(军事统帅),麾下骑兵数量可不少啊,不过眼下契丹靺鞨已经归附我大隋,来护儿他们又是从东边来的,那么他不在牙帐,自然也不在东边。”
杨约忍不住笑道:“于仲文还是从西边来的呢,那就能证明咄苾也不在西边吗?”
宇文述点头道:“漠北地域广袤,几十万人行军,有时候都不一定能撞上,也许来护儿于仲文都没有发现,还是要嘱咐他们扩大游骑侦查范围。”
“不对劲,”杨约突然皱眉道:“陛下在南,如果咄苾突然出现在南边,会如何呢?”
宇文述一愣:“不至于吧?我们三路大军并驾齐驱,绵延数百里,如果他绕后往陛下帅帐,我们不可能察觉不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