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2 / 2)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当殿指示。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有皇帝这指示,武怀玉便顺势进呈,“臣请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三公、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政事堂宰相再次之,实封功臣文武二品、及职事官三品随后,此次赐买田额,仅限封爵及职事五品止,分九等授额。”

认购资格九等,对应爵位九等,先得有封爵,然后起码得带五品以上职事,这次还得是京官,才有资格拿到田额买地。

崔干虽是博陵崔氏,但他现在不是京官,仅地宋州刺史,四品外官无爵,别说排首位,上名单都没有资格。

原排第二的范阳郡公雍州治中卢承庆,是郡公带四品职事,也是京官,有资格,但这爵位品级都较低,当然排不了第二。

皇族第一,外戚,也就是两后族,窦氏、长孙氏排第二,然后就是一品官跟宰相们排第三,二品文武排第四,然后三品,

相同品级就要看爵位,同样爵位还要看是实封还是虚封,再看职事,还要看勋。

反正排九等。

皇帝指示武怀玉贯彻的非常到底。

皇族第一,谁都别争。

表面上看,不过是区区几万亩地,这么多贵族来分,多的几百亩,少的可能也就几十亩,这样有点较真。

可这事背后却有深意。

皇帝刚才那番话也说的明白,你们一群破落户有什么好牛逼轰轰的?仗着祖上那点余荫,跟我这充大尾巴狼?

压制旧士族,这是李世民必须做的事情,所以越是这些旧士族社会地位高,越得想办法打压,一刻都不能放松。

所以这表面上就是干倒三阶教,然后分蛋糕,但实际上这是排座位吃果果。

名次,在封建皇权时代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等级。

魏晋以来,有谱学传统,讲究阀阅门第,郡姓就是门第等差。

尚姓,就是整个社会的风气传统。

李世民是时刻威胁到这些旧阀士族的威胁的,所以他一直都想要提高贵族官员们的地位,把尚姓改成尚官,本质上是搞新门阀新士族,以自己的人取代旧士族,以保证江山稳固。

眼下这点小事兴师动众的,其实也可以视做是皇帝的一种试探。

房玄龄秒懂。

武怀玉的反应更加迅速,或者说他揣着这张名单准备交给皇帝时,就已经做了这种准备了。

武怀玉是很期待这种新贵挑翻旧阀的机会的,

别说他武怀玉上四代都没出过一个官,就是祖上代代为官的武士彟,从龙拥立爵封国公,可年轻时下过海,官商勾结的为洛阳新都贩木材,都因此让士族们鄙夷不已,当初太上皇李渊亲自出面,也不过让弘农杨氏嫁了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姑娘而已。

武怀玉现在封公拜相,但在那些旧阀眼里,依然不过是暴发户,甚至民间也是这样的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