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租的厂房。唐锐围着整个厂房转悠了两圈。心里思考着,该怎么对厂房进行改造。原本这里是修理厂。整个厂房里除了支撑梁,就没有墙。他要把这里改造成研究所,肯定要重新设计。建筑设计他肯定是没学过的,不过他在学校实验室待过。完全可以照猫画虎。反正这里又不是他买的地,也不研究什么高精尖的东西。所以实验室方面,也不需要搞太好。先凑合着,能满足他的需要就可以了。所以在转悠了两圈后,他心里已经有些想法了。接着,他开车找了几家装修公司。分别带他们到厂房转了一圈,然后把自己的要求说出来。其中有两家把他当冤大头宰,报价那叫一个狠。有一家报价太低,工期最短,他没敢用。剩下的三家,他在反复沟通之后,选择了其中一家。工期半个月,材料全包,允许第三方质检。签完合同。唐锐打了60%的工程款,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他管了。等验收完毕,才会结清剩下40%的工程款。回到家。唐锐没急着到网上招人,本来他以为收拾厂房很快,结果还需要等半个月。那现在就没必要急着招人了,等下個星期再说。无事可做的他,就拿出之前购买的材料,开始制作消防无人机。本来早就该搞了。但一直有事,耽搁到现在。不过这些消防无人机做起来很简单。先把铝合金板进行切割,然后卷成一个圆筒,再进行焊接。唐锐的焊接技术,不能说啥也不是,毕竟他也是手艺人。但焊出来的效果,那真是能把人都丑哭。这些都不重要。砂轮一打。把坑坑包包的焊接线磨干净,等后期再喷个器,谁也看不出来。机体做好之后,把各个配件安装进去。这一步有点麻烦。机体上没有预留的安装槽,电路板什么的,都需要他进行焊接。再加上机体内部空间小,操作起来有点麻烦。唐锐累的满头大汗,总算把各个配件都安装好。最搞笑的是机头。那就是一个球形的监控摄像头塞在机体前面。看起来丑萌丑萌的。这一步做完,接下来就是机尾部分电机、电池和螺旋桨的安装。没啥好说的,塞进去,固定好,把固定架子焊接在机体上就完事了。然后就是最后一步。把两大两小的机翼安装上,这个就更没有技术难度了。四个铝合金长方条,与机体内的飞控电机连接。发射之前,可以把机翼收起来。发射之后,机翼直接展开。调整方向的话,直接调整机翼的角度。虽然灵活性不足,但胜在结构简单,造价低。当他把系统数据导入,关闭导线接口后,一道微光闪过。【物品:巡飞弹】【经验:0/500】【源点:9.1(可强化)】看着系统面板上的信息,唐锐撇撇嘴。系统不懂事啊。怎么能叫巡飞弹呢?这明明是消防无人机。不过制造一架消防无人机,只能得到0.5个源点,是他没想到。这才比航模多0.4个源点。但制造难度,却提高了不少。不划算啊。算了。先不想这些,试试消防无人机的功能。打开操作系统。连接无人机。画面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但这个画质,却看得他直皱眉头。习惯了4K的画质。突然变成720P。这让非常不习惯。不过一分价钱一分货,就他买的那200多块钱的镜头,在没有加载图像优化算法的情况下,有这个画质就不错了。继续试一试飞控,看看转向舵。转向电机启动。铝合金机翼开始摆动。还行。启动引擎电机。呜呜呜……机尾的螺旋桨开始旋转。不愧是150块钱的电机,这声音听起来就很不错。关闭电机。再试试雷达。草!这特么是什么玩意。唐锐一脸惆怅,简配太多,光电系统完全不行。再提高一下配置?不行。配置肯定是不能提高的,那么就只能在别的地方想办法了。光学设备好说。有图像优化算法,搞一个阉割版,封装之后加载上,基本上就能达到要求。雷达系统的有点麻烦。在不提高配置的情况下,怎么能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呢?“小艺,收集弹簧刀和见证者的相关资料。”“收集完毕。”唐锐靠在沙发上,开始看这两种巡飞弹的资料。虽然都是网上的消息,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他又不需要实际的资料,他需要的是灵感。看了半天。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思路。这个思路,是未来巡飞弹的发展方向之一。简单的说。巡飞弹的造价不可能越来越高,但对性能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多机联动就是解决性能问题的最好方法。比如说十架巡飞弹,其中两架安装地形探测系统,两架安装合成孔径雷达,两架安装高倍数变焦摄像头,两架安装高保密通讯设备,剩下两架多装炸药。通过多机联动,数据实时连接共享。让十架巡飞弹,共同拥有这些设备的全部功能。这样一来,造价不高,但功能却齐全。不过这只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的难点有很多。最难以攻克的,就是智能化数据分配与多机协同作战。这是算法问题。而唐锐不担心这个,他完全可以自己写一个简单的多机协同与数据分配程序。然后再用系统面板进行强化。这样一来,不光雷达的问题解决了,他还可以给消防无人机添加更多功能。想到这里。唐锐就开始编写程序。两个小时后。一份简陋的,还有BUG的程序,就被他给编写完了。把程序导入消防无人机。强化软件-1源点。继续强化。专项强化多机协同智能程序-2源点。一共消耗3点源点。多机协同智能程序就搞定了。他把这份程序下载到潜意识学习机里,准备晚上进行学习。接下来。就是对消防无人机进行修改了,加载更多的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