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贪多嚼不烂,武道更讲究,百门通不如一门精。
人力有尽,大部分人穷极一生,做到精通一门都难。
至于武功泄密,王良瑜思虑良久,将所有功法都分成了数个阶段,从低到高,由浅及深,只有通过相应考核,才能修习更高层的功法。
如此以来,既能防止武功泄密的问题,还能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努力修炼,一举两得。
多措并举之下,武校中的学生们的武功那是突飞猛进,其中的天才们更是闪瞎整个武林。
自武道盟武校开校以来,武校一直是武林关注的焦点,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转瞬便能传遍华夏武林。
在武校开校第一月的月度擂台上,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陈行志,靠着一手鹰爪功,抓的无数人的心惊胆颤。
是的,第一个月冠军夺冠靠的是鹰爪功,而不是武校开设的功法。
一时间,无数武林人士跳出来,表示武校无用。
不过,跳的越快,打脸越快。
陈行志现身说法,自言是鹰爪功创始人陈子正幼子,自小随父亲修炼鹰爪功,但一身功夫只是平平,在武林中岌岌无名。
可加入武校后,陈行志便似龙游入海,遨游在武道海洋中,短短时间便将宫家六十四手、彭氏太极拳和古形意的基础技法融于鹰爪功,依仗全新的鹰爪功,这才一举夺得月冠。
此话一出,整个华夏武林都沉默了。
所有习武之人,在这一刻,好似都看到了一个并不遥远的未来。
那时的武林,百花齐放,各色武功争奇斗艳,热闹又喧嚣。
王良瑜是乐得见到这种情况的,武林需要新鲜血液,武林需要活力,因循守旧只会让武林迅速没落,让国术迅速沉寂,所以在得知陈行志的情况后,便主动邀请媒体大肆报道,引发武林大讨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武校。
事实不出所料,自陈行志后,很多人开始效仿他,踏上武道创新之路。
更有无数小门小派纷纷来投,主动奉上本门功法,只求加入武校,从陈行志身上,他们看到了壮大自身门派武功的希望。
要知道,因为陈行志一人,自陈子正死后便日渐衰颓的鹰爪功,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只要加入武校,他们就有机会学习其他功法,若是加以借鉴融合,未尝不能成为下一个陈行志,下一个鹰爪功!
为此,王良瑜又在武校增加一个武道阁,主要负责收集天下武功,和各课功法一样,武道阁里的功法也分级分阶段了,并且标了价格,然后对所有人开放,校外之人也可入阁阅览。
不过,前提是需要付出相应的贡献。
何谓贡献?
只要为武林、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有益之事,譬如奉上功法、救治国民、教书育人等等,都可以算是贡献。
王良瑜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华夏武林真正去做些实事,习武之人一旦打起来发挥的作用,绝非常人可比的。
为了防止宵小之徒铤而走险,偷入武道阁,王良瑜又让周西宇坐镇。
身兼彭氏太极拳、白猿剑法的周西宇,实力今非昔比,放眼华夏武林,敢言胜他者,屈指可数。
送别信心满满的孙剑云,王良瑜又继续在武校里逛了起来,耳边不时响起一声声“王校长”,脸上洋溢着自豪和骄傲。
武道盟武校,寄托了王良瑜深切的希望。
下一个,“黄埔军校”!喜欢诸天从越女剑开始请大家收藏:()诸天从越女剑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