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了几遍,温瑜顿觉神魂轻松几分,犹不肯作罢,又念起净心咒,以期稳固自身魂魄。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直到此时,温瑜才隐隐察觉自己的神魂正与这个身子融合。
头脑都清醒了!
......
脚底的水泡还隐隐作痛,温瑜从御剑乘风,潇洒快活的风光日子跌落,琢磨起当下处境。
虽说灵气稀薄,但仍可修炼,这便是我的优势所在,只不过初来此界,尚不了解情况,不若先跟着人群走。
徐徐了解,缓缓图之。
乐观的温瑜摸摸身上物品,忍着脚底痛感走了几步,顿觉乐观不起来了。
原身现状是:
壶里没水,包里没粮,脚底起泡,心里发慌。
饿得慌。
夏日里,即便过了午后,日头仍晒得人难受。
温瑜低下头,鞋子前方大拇指的位置破了个洞,露出一截晶莹细腻的脚趾,正不自在地上下活动。
嗯。
透风的鞋子就是凉快。
温瑜面不改色蜷曲下脚趾,一边走一边打量队伍。
显然这是一支逃荒的队伍,过程中或许遭受过几次冲击,走散了,又或者跑路匆忙,没有组织起来,周围人都不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彼此之间抱成小团体,隐隐有些防备与警惕。
多数人是步行,身前身后,肩扛手提,大包小包,装着全副身家,粮食,衣物,锅碗瓢盆,甚至还有人带了门板子!
手巧的利用路边材料做个背篓或者小推车,偶有人家赶着骡车,驴车或珍贵的马车,不仅能放粮食器件,还能坐人,便会受到人群最高待遇的注视。
我也好想有辆驴车!骡车也行!
温瑜收回打量的视线,以免看得太久引起他人注意。
唉!都是背井离乡的一群人。
和自己一样。
一路上,温瑜多次尝试重新修炼,但每次运起功法,识海都隐隐作痛,修行不得顺畅。
许是神魂还未彻底契合,师傅曾说过,修炼要“抱元守一,专气致柔,荡除尘垢,洞彻内心。”
因此温瑜尝试放松心神,把自己当成原身,一个正在逃荒的小女郎,以期加快神魂稳固。
-----------------
回忆结束。
此刻,温瑜寻了一处四顾无人之地,在一颗双臂环不住的大树下打坐。
五心朝上,丹田结印,静心屏气,感悟灵气。
【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
一呼一吸之间,温瑜“看到”周围的灵气,点点绿茫交织出树林的轮廓,越靠近边缘绿茫越稀疏;淡蓝色的水灵气欢快的穿梭于绿茫之间。
而视线向外,漫漫黄沙路,充斥着暴躁的土灵气,还在不断侵蚀着水、木灵气的领地,空气上方悬浮着白色风灵气,明黄色的金灵气与土灵气交缠在一起。
至于数量,比之修仙界那就是蜉蝣撼树、池塘和大海的区别。
出乎温瑜意料的是,这具身体竟然也是单一水灵根,灵气亲和度极高,资质并不比她修仙界的身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