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盘上,包大佬显然之前也有过想法,利弊清楚,港城造船先天不足。
看到董生投来诧异的目光,包大佬也是抿嘴轻笑,竞争看的就是手段,谁还没两手绝活似的。
“港城建造船厂,我也只是预案,虽说先天不足,两位,咱们身后是什么?泱泱大国海路不可被扼杀。
这些天,我在谋划一些二战德企的资料,说不上还能有军工造船业的。
路虽说不好走,但为军前驱,开山劈浪还是少不了的。
这样,造船厂咱们放在地产集团,也不要一下就造大船,这几年港城周边的渔船、接驳船也要换代,就从小船的修造、改装开始,咱们还是做闭环。
有造船业,就有拆船业,循环利用是个好路子,这样一些钢材原料,甚至于翻修改造,也是有利可图的。
有港府在,欧美各国的旧军舰,是不是可以在老船坞拆解?”
听到这里,董包两人才恍然大悟,这是别有所图,但陈冀生说的也不错,大船造不了,小船就容易了,加上船舶拆解,这也是个有利可图的好买卖。
只是涉及到了后续的拆军舰,这两位就陷入了沉思,霍生前车之鉴,港府的递解出境,可是相当的恶心。
一个递解出境,倒也难不住两大佬,但两人做的是国际航运,一旦被盯上,事业是要出问题的。
“董生、包生,拆船就是拆船,就在老船坞!只不过拆船的人手上,我多少插补一些,有我的人手,想必这拆船的买卖,两位会大赚!
至于说钢材,另找一位代理就好了,这样一来,咱们买卖也做,事儿也做,两不耽误嘛!”
陈冀生知道里面的裉节,这事儿一般人是做不了的,造船是个人就能挑头,但拆船一项,港府及盟友也会做政审的,不过关,人家宁可沉海。
“还是跟陈生做生意舒服,算无遗策,我看船厂就不要划入地产集团了,就由我们来做,许多事我们航运业也要出头,不能让人专美于前。”
有了陈冀生的后续,董包两人交换了一下意见,便联手接下了这个背着特殊使命的船厂。
对此陈冀生也不是很在意,拆船无非是做个参考而已,重要的还是培养一些可用之人,船厂做大了倒是可以,但陈冀生也不敢保证,能靠这个发展海军。
造船业最主要的钢铁,对港城来说就是短板,包大佬说的船用发动机更是如此,没有重工业基础,很难做出什么成绩,这个就属于有枣没枣打三竿了。
两人不做,就纳入地产集团,霍生这边也做一些岛内的船运,只不过不如两人的名头唬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修造,或者商用船舶的拆解,军舰更是想都不要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