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再会老杨(下)(2 / 2)

要知道现在初中生都算是高学历,包分配的高中生直接可以从干事、科员起步,中专进厂就是技术员。

在厂里,高小毕业的工人是大多数,参加过扫盲班,自己名字写的还磕磕绊绊的老技工也不老少。

农村来的不怎么识字的青工都大有人在,学各种知识,还要学外语,不是不行,而是执行的难度太大。

“陈干事,咱们厂的工人文化程度……”

老杨刚要开始摆事实讲道理,陈冀生再次顿了一下茶杯,打断了他。

“不要跟我说困难,困难是用来克服的,轧钢厂是部属企业,是重工业配套企业中的领路人。

咱们要做的就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有了困难就退让,你让后来者的路怎么走?又怎么看我们?

老李,后勤这边也要有配套的服务措施,之前工人的等级评定合不合理、客不客观,都要跟进嘛!

工厂不是大锅饭,是最讲究技术的地方,咱们要严谨一些,能者上庸者下,实在不能干的就去干勤杂。

都是工作,有些岗位还是有技术要求的,咱们在技术上不能一视同仁,毕竟各工种都是有等级的。”

正面破敌配合剑走偏锋的管理,老杨根本提不出反对的意见,如果他不参与。

轧钢厂的一线工人可就要全部倒向李怀德了,勤杂是什么意思,老杨清楚的很,无非扫厕所、掏大粪。

虽说地位上是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但陈冀生说的不错,工人是分等级的。

高级技工跟青工、杂工的待遇可是天差地别,现在很多人都是在糊弄嘴。

嘴跟肚子出了问题,掘你祖坟都是轻的,工人的学习,等级的重新划分,老杨都不敢置身事外。

“陈干事说得对,咱们就要按照新时代、新气象、新工人、新面貌的要求来。

严格执行一线工人全部参与知识学习,学习成果直接跟技术等级挂钩,打造出一批全新的技术工人。

而且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工人,为即将上马的军工项目,打造一批合格的人才。”

听着老杨的反击,陈冀生喝了口俨茶,跟李怀德对了个眼神,这老小子的警惕性不错,听出了问题。

但深度不够,没有发现问题在哪,老杨的正统回击,剑走偏锋可不好破。

再看老杨,叼着自己的大前门,吹着杯子里的热茶,用缭绕的烟气,遮挡着不怎么显眼的攻击。

“学习知识也不能一视同仁,有时候一碗水端平,也就失了公平、公正。”

先点了李怀德一下,老杨的全线学习,看着是高大上的,但难度却成倍数的增加了。

工人的等级有三六九等之分,人也有痴傻呆愚之别,有些人真是不适合学新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