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南地北的,火车是最主要的长途工具,稍微远一点,加上去火车站的时间,七八天是起步。
嘱咐了老杨抓紧去医院,钱的事儿不用操心,老钟会解决,又问了一下吃饭的情况。
没了问题,陈冀生在宅子里找了两张矮脚竹椅,今晚院里差不多要开大会,摇椅有些高调了。
这矮脚的竹椅正合适,跟马扎差不多的高矮,还能仰靠着看戏。
找了根棍子,将竹椅担在肩上,陈冀生又摇摇晃晃的回了四合院。
路上从仓库拿出一袋羊肉,这是差不多大半只羊,解开之后放在旧面袋里,今晚给他们加餐。
回了四合院,于丽在忙着做馒头,老刘他们在屋顶忙活着固定檩条,上梁之后,才会固定木板。
“昨晚想的怎么样?”
将面袋放在灶台上,看着一旁小桌上忙活着做馒头的于丽,陈冀生轻声问道。
“我再想想,今晚能不能……”
见小娘皮还想耍心眼,陈冀生笑着摇摇头,不见兔子不撒鹰,这也是老祖宗教的。
她又不是大姐大,野食儿而已,玩的什么欲擒故纵?叼着食儿跑了,自己又不能强来。
不再理会于丽,陈冀生看了看灶台上的锅,已经有了水垢的是蒸馒头用的,四九城的水懒还真不是假话。
这才几天就有了水垢,另一口油汪汪的就是炒菜用的六印锅了,所谓六印就是直径六十公分左右。
当时让老刘买锅的时候,就考虑到主要是以后家用,没有买八印锅那种大锅,家口少了用着浪费。
于丽虽说爱耍心眼儿,但是个勤快的,油汪汪的锅,刷的干干净净,添水就能用。
找着菜墩、葱姜蒜、花椒、大料、辣椒,花椒大料这些还是傻柱上次留的。
现在能吃得起炖肉的不多,香料自然不可能齐备了,到工地上接了两桶凉水,半桶倒在了锅里。
剩下半桶就放在灶台上,陈冀生就开始一块块的剁着羊肉,剁好就放锅里,也不把肉全拿出来。
留下一些好肉,准备炒菜用,剩下的基本都添到了锅里,看着做馒头的于丽,不时的舔一下嘴唇。
对着铁锅的陈冀生笑的也有些放肆,赵姨儿说的不错,有时候一个窝头就能解决问题。
少放了点香料,葱姜蒜放的多一些,辣椒也不知道几个人的口味如何,也就放了一个。
先将羊肉焯水,焯过的香料葱姜蒜,用猪油慢慢爆出香味,因为焯过水的原因,香味不是太冲。
仓库里的猪油,香味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飘到前院味道就散了,倒是符合陈冀生的心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