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玺二十一年春。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政运动。
自神京庙堂开始,迅速燃遍大楚全境。
此后,丁徭与地赋合二为一。
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
火耗归公改暗征为明征,防止官员上下联手营私舞弊。
澄清吏治,健全财政制度,弥补历任亏空。
以养廉银子最大程度保障了中下层官员生计。
避免前朝曾秉正卖女一事,再度发生。
当然,上有政策,其下必有对策。
这一次,天玺帝没有心慈手软。
将不愿官绅一体纳粮,暴力抗法的乡绅士子,杀得人头滚滚。
新政于国来说增加税收,国力日益增长。
于民减少负担,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于国于民皆是大利!
从此,大楚吏治为之一清,税赋充足,人口暴涨,国力日增!
朱珪,王杰,刘墉三人更是官声清明,声誉日隆。
贾琮背后当然悄悄问过纪晓岚。
“老纪,我知道当日在朱世伯府上商议新政的时候,你也在场。”
“如今他们三人声名鹊起,却没你的份。”
“有没有懊悔过?”
纪晓岚见值房无人,也懒得结结巴巴说话。
索性唱道:“子礼,你有所不知。”
“崇如之父是老夫恩师,崇如比我年长五岁,他是师兄。”
“恩师曾经耳提面命,这辈子最好留馆修书做学问。”
“别去掺和什么政事。”
“当晚石君崇如他们商量这个的时候,老夫也不怎么听得明白。”
“所以,干嘛要懊恼?”
贾琮奇道:“老纪,原来你是刘文正公的门生弟子?”
刘文正公,刘统勋,原来贾琮最想从盖章狂魔手下薅出来的人之一。
纪晓岚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还是昔年老师门下最为得意的一个。”
贾琮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纪晓岚丝毫不嫉妒刘墉三人。
反而还会在一旁给刘墉等人敲边鼓,摇旗呐喊。
看来这对师兄师弟的关系确实极好。
贾琮拍拍纪晓岚的肩膀。
“老纪,放心,我不会忘了你的。”
“等前朝国史编完,我给你请功!”
纪晓岚哈哈大笑。
“好!”
贾琮有了纪晓岚这专属编修在,日子过得清闲无比。
有大把时间跟着杨一鸣去火器研究所看火器。
除了时不时会在义孝亲王府遇见火急火燎的七叔忠顺。
他并没多少事烦心。
这日,贾琮刚从翰林院下衙回府。
便见薛家马车远远停在街对面。
他以为又是薛大傻子跑了过来。
却不想,今次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的人是薛蝌。
贾琮拱手笑道:“蝌二哥,怎么是你?”
“薛大哥怎么不见?”
薛蝌看着有些心事。
从马车里跳了下来。
闷闷不乐地道:“薛大哥下江南去帮宝姐姐跟我妹子采办嫁妆去了。”
贾琮“哎呦”一声:“怎么嫁妆还要专程跑一趟江南?”
早知道薛蟠会窜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