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爷!”王承恩道了一声谢。
“这番薯粉,制作简单,又易储存。”说着,朱由检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又说道:“此物可以好好利用.....”说到这里,他看向王承恩道:“你给本王安排几个人,带着三万两白银,去陕西。”
“陕西?”王承恩顿时愣住。
“对!”朱由检肯定的道:“就是陕西,西北地区种植番薯的百姓比较多,原材料收集比较方便......”说着,他停顿了一下,然后道:“让他们去陕西开一家番薯作坊。”
“记得提醒他们。”
朱由检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此事需要暗中操作,不可轻易告诉别人。”
“将生产出来的番薯粉,找个地方储存起来。”
刚才在与周姝妗讨论的时候,朱由检就在琢磨这件事,在北京创办番薯作坊,很容易被魏忠贤这些人知道,虽然让他们知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就是王爷闲得蛋疼,想要开厂当老板嘛。
但是——
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能不让魏忠贤这些人知道,就尽量不让他们知道。
当然,选择去陕西开办番薯作坊,还有朱由检的考虑,因为按照历史记载,明末动乱最主要的地区,就是陕西,因为连年灾荒,导致百姓饥寒交迫,最后不得不走上造反的道路。
其实这大半年里,作为大明王朝的亲王,天下局势他多少知道一些。
流民叛乱,其实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现在的规模还不是很大,朝廷也安排了地方州府征剿。
但是朱由检自己很清楚,最多再过一年,陕西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叛乱,不管最后他是继续当王爷,还是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他不得不接过老哥的衣钵,登上大明帝国的皇帝宝座。
提前做些准备,总是不会错的。
明末农民起义,除了因为朝廷腐败之外,更多的还是因为灾荒给闹的,所以朱由检觉得,提前安排人去陕西,去收购番薯制作番薯粉,等到灾荒到来的时候,他或许就可以把这些储存起来的番薯粉,第一时间送到灾区。
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或许就能极大的遏制流民的叛乱。
但是——
王承恩却莫名的道:“这等低贱之事,王爷怎可参与?”
“你放屁!”
此前周姝妗也说过这话,不想王承恩这家伙,也说这个。
朱由检没好气的道:“谁说开作坊,就是低贱之事?”
“再说了,本王开办作坊,生产番薯粉,也是为了遇到灾荒时,可以帮助朝廷赈济灾民......”说着,朱由检瞪着王承恩:“开办作坊赈济灾民,难道是低贱之事?”
“是奴婢多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