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刘羽发现易小川踪迹!(2 / 2)

郭嘉立刻假装严肃的说道:“主公,那我换一种说法,莫说是渤海袁绍,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都义不容辞。为人臣子,自当为君分忧。”

刘羽无奈,但心情倒是好了不少,比起杠精田丰,郭嘉明显更懂得察言观色,更理解刘羽的想法性格。平日里吊儿郎当的缓解气氛,正事时出谋划策靠得住!

记的当初郭嘉北上投靠,第一人选其实是袁绍。

刘羽其实主动派人寻找过郭嘉,但他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弱冠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很难寻找。

等到刘羽收到郭嘉踪迹消息,已经是他北上投靠袁绍。好在袁绍此人外宽内忌,好谋无断,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按照郭嘉的说法:“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是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

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

不过这一世,郭嘉不是如同原历史那般赋闲了六年,最后被荀彧推荐给了曹操。

而是被刘羽截胡了!

当时郭嘉并没有瞩目刘羽,因为对袁绍的失望,准备离开这个伤心地。但刘羽强行将之留下,几乎就是软禁。后面主臣交心,郭嘉方才真正归心。

可以说,刘羽和郭嘉两人是经历相识、相知、相了解的过程,有过共患难的经历,这才最后让郭嘉有种“得遇明主,此生无憾”的感怀了。

对于郭嘉这种吊儿郎当、行为放纵、不治行检的性格,刘羽也没有怪罪,但他嗜酒如命,以及吸食五石散的做法,直接被刘羽强制禁止了。

刘羽自然知道,历史上的郭嘉死在曹操征讨乌桓之路上,其实不仅是舟车劳顿的缘故,还有他嗜酒如命和吸食五石散,导致身体亏空,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这一世刘羽既然收郭嘉入帐,自然要调理好他的身子,不能让他英年早逝了。

看郭嘉脸不红、气不喘的插科打诨,比起一开始那种一句话咳几声、喘几次的病怏怏姿态,明显是身体已经恢复正常的征兆了。

刘羽欣慰,哑然一笑道:“你们两位联袂而来,所为何事?不会是过来拍本王马屁的吧?”

荀彧无奈摇头:“奉孝若是继续油嘴滑舌,那就由我来为主公解释了?”

比起郭嘉这种吊儿郎当、行为放纵的姿态,荀彧就是正人君子,道德典范。

当初豫州混乱,四战之地,荀彧举家搬迁准备投靠冀州牧韩馥,当时韩馥在袁绍和公孙瓒夹攻下,正准备让与袁绍。谁知道当时赵王刘羽黄雀在后,强势霸占冀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