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易小川的出谋划策!(2 / 2)

“恭喜明公,后患之忧已解。”许攸惊喜的说道:“赵王刘羽的谋算,怕是要落空了!”

“欸,还是易先生神机妙算啊!”

袁绍此时再无后顾之忧,整个人也意气风发起来了,对着易小川躬身行大礼:

“易先生如张良萧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此次危机,多谢先生出手相助!”

“袁将军言重了。”

易小川将袁绍扶起。

袁绍起身后,有些惊疑说道:“赵王刘羽手下才智多谋之辈,真如过江之鲫般繁多。

“记得讨董之战的时候,赵王刘羽就未卜先知,算到董卓会狗急跳墙,火烧洛阳,西迁长安。因此提前在半路上设伏,这才创下名震天下的战绩,名利双收。

“如今又再次谋算到曹嵩之死,若非易先生提前干涉,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这未卜先知、神机妙算,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不敢多想。”

袁绍看似说赵王刘羽,那种种未卜先知,让人起疑,十分不解。实际上是旁敲侧击,询问易小川是怎么算出来的?毕竟这未卜先知,太过匪夷所思了。

至少袁绍部下文臣武将,没有一个人算出来。总不可能真的全部都是酒囊饭袋,一群废物吧?也难怪起疑,未知才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

易小川自然看出袁绍的疑心病,他自然知道这一切的根源——那就是赵王刘羽与他一样,都是穿越者,他们熟知三国历史,甚至易小川偶尔还会观看百家讲坛,知之就甚多了。

但这些话易小川不能透露,他毕竟是活了几百年的老妖怪,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情,比别人吃过的盐还多。很快随机应变反应,另找托词道:

“这并没有什么可疑惑的,很浅显的道理。

“讨董之战,赵王刘羽为何能未卜先知,半路拦截在董卓西迁长安的路上?根据当时董卓面临的困境就知道了。

“十九路诸侯讨董,董卓就算有二十多万西凉军,也难以憾其锋芒。手下第一大将吕布,在虎牢关接连败给刘关张和赵云,西凉军士气大跌。

“此时董卓不可能坐以待毙,那么西迁长安就是最佳选择了。要知道长安之侧,就是董卓的老家陇西,凉州集团的根据地。

“况且长安有着崤函之险,只需要把守此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算强如赵王刘羽的白毦兵,最后都不得不暂避锋芒撤退。可见董卓西迁长安,是有迹可循的。

“赵王刘羽会半路设伏,实乃兵法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之举。但我估计,赵王刘羽也没有太大把握,因此只是派遣近万伏兵设伏,而不是更多兵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