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初六,黄道吉日,宜纳彩问名,宜远行,祭祀。
贾母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夏家老奶奶,媒人薛姨妈,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凤姐,加上里间的宝钗,宝琴,黛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姊妹,夏金桂,满满的挤了一屋子。
宝玉没在家。
夏老奶奶因笑问道:“哥儿呢?可在家里?”
王夫人笑道:“这会子去学里念书去了。”
夏老奶奶很高兴,点头笑道:“早就听闻咱们府上不同别家,乃是正经的书香门第,哥儿们个个爱读书,还有文曲星下凡的解元郎。”
贾母这时候也不得不拿出贾珊这个‘贾府金字招牌’来给宝玉增光了,因笑道:“那是老三,比宝玉大一个月,宝玉今年也去乡试了,就是运气差了一点,没中。”
当然,宝玉若是中了举人,夏家如今也高攀不上,夏老奶奶当然明白这一点,因笑道:“这次不中不打紧,宝玉还小,想必下次一定就中了!”
王夫人知道已经没有下次了,忙岔开话题笑道:“宝玉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贪玩了些,如今他老子在外面当官,一年半载回不来,我又不能时时的看着他,只盼着成了家,宝玉性子能沉稳些。”
夏老奶奶笑道:“我们家姑娘也是个爱读书的,前些年请了西席先生教了几年课,还有个专门的书房,里面满满的都是藏书。”
薛姨妈笑道:“夏姑娘是个知书达礼温柔贤惠的好孩子,比我们宝丫头强不少。”
王夫人也感觉夏金桂比宝钗强不少,起码没有病,不像宝钗三灾八难整日冷香丸不离身,而且薛家将来的家产肯定大部分要留给薛蟠的,宝钗即便嫁过来能有多少?夏家可不一样,家产全都是宝玉的了。
如此想着,王夫人差点就忍不住笑出声,这么好的姻缘,这么好的贤内助,多少辈子才修来的,可见宝玉是个有福气的!
心中对薛姨妈的怨气也减轻了很多,姊妹俩最近又常在一起有说有笑起来,甚至因宝玉定了亲,唬的搬出去住了半年多的宝钗又时不时的回蘅芜苑,跟姊妹们一起小住几天,聊以解闷。
碧纱橱里间。
今天的主角是夏金桂,虽然贾府里的姑娘个个出类拔萃,不过夏姑娘丝毫不怂,已经暗自准备着,将来如何拿捏这一帮小姑子!
或许是天生的不对付,夏金桂第一个目标就瞄准了薛宝钗!
当年两家是通家之好,经常在一起厮混,薛宝钗,薛宝琴都是跟夏金桂认识的,小女生之间当年还有些不愉快……
“宝钗妹妹,如今身子可好些了?可还一直吃着那冷什么丸么?”夏金桂一脸关心的望着宝钗。
宝钗笑道:“难为你这么些年还一直挂念着,我很好呢。”
夏姑娘笑道:“那就好,看你这么清减,我还以为你又犯病了呢。”
宝钗轻笑道:“我的病不好治,过一天算一天了,你这几年倒是无病无灾的,又养尊处优,丰腴不少呢。”
夏姑娘顿时有些不大开心了,又笑道:“你这几年一直住在贾府吗?跟宝玉算起来是两姨兄妹,可还熟悉?”
宝钗面色一变,道:“不熟!”
夏金桂轻轻一笑,心道:最好不熟!
我宝玉岂是谁都能窥探的?
听说府里还有个叫贾珊的解元郎,也不知道生的如何俊俏,也罢,待我收了“宝玉”,再收“假山”。
旁边,黛玉,探春等人自然是看出了宝钗跟夏金桂的针锋相对,虽然跟宝钗感情好,不过夏姑娘毕竟新来,将来又是宝二奶奶,大家都还给了一些面子,起码没有帮着宝钗“一致对外”!
“你也遇着厉害的了!”
黛玉悄悄的跟宝钗打趣了一句。
宝钗拉着黛玉从侧门而出,冷笑道:“这才到哪?将来你们共事的多了,你才知道她的好呢!”
“我跟她共什么事?”
宝钗笑道:“姑嫂过招嘛,或者妯娌?”
黛玉咬牙道:“呸,伱也混说,正该叫你遇到几个厉害的嫂子妯娌,最好再来几个刁蛮小姑子治你!”
宝钗轻轻一笑:“我嫂子可好了,温柔贤惠漂亮,我常说我哥哥配不上她!”
薛蟠就是属于那种弄个天仙来也稀罕不了几天的,刚开始跟王姑娘如胶似漆了半月,如今早跟看马棚风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