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二 馆选御史台(2 / 2)

红楼小夫子 学无纸净 1172 字 2023-09-19

一时,棋枰摆好,下人奉上茶盏,贾珊先行,他的棋艺连黛玉都能轻松碾压,更不用说徐纪年了,好在授了四字,倒也可以跟上几手。

徐纪年也不是为了跟贾珊真个对弈,一面下棋,笑道:“你的殿试策论我看了,文章很出彩。”

贾珊谦虚道:“老师过奖了。”

徐纪年摇头笑道:“之所以中状元,文章出彩倒还在其次,主要是你对治国九准‘来百工也’见解十分出色,哪怕一些朝堂大员都不及你,所以皇上钦点了你为状元。”

贾珊笑了笑,轻轻落子没有说话。

徐纪年看了一眼,跟着落子,又道:“治理国家离不开士子,百业兴盛离不开工匠,尤其是能制造出‘奇技淫巧’的工匠,皇上上次还说,要不拘一格用人才。”

“子微,你文章里最后提出的依靠水流驱动织布机,可有眉目?亦或者你认识如此的奇人异士?”

贾珊轻轻摇头道:“学生没有眉目,也不认识什么奇人异事,只是突发奇想。”

“哦,只是突发奇想吗?”

徐纪年面上露出淡淡的失望。

贾珊又落了一子,道:“学生虽是突发奇想,不过有句话说得好‘智慧在民间’,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老师若对水流织布感兴趣,不妨走进江南民间,那里可能有老师要寻找的答案。”

徐纪年手中举着一子,却是迟迟没有落下,半晌直接投子,笑道:“好一个智慧在民间,细细想来,自古至今,衣食住行在不断改善,我等读书人却几乎无半分功劳,都是民间百姓的智慧啊!”

“老师真乃大智慧也,学生佩服!”徐纪年这样的眼界,这样的心胸,实在是让人钦佩万分。

徐纪年笑道:“钦佩就算了,这些年关于你的事我还是格外注意了一些,有时候我就忍不住好奇,伱自幼生于公候之家,怎样的人才能教出你这样的后辈呢?你父亲的性子显然教不出你这样的。”

贾珊心里没由来慌了一下,狐疑道:“老师格外注意我?”

徐纪年顿时哈哈大笑:“倒也没有格外注意,只是知道几件事,潇湘书院山长,隐藏的够深呢!”

“额……这事只是适逢其会,还是苏州知府一力促成,跟学生实在没有太大关系。”

徐纪年笑道:“过谦了,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子微,你可知我第一次见你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贾珊下意识的问道。

徐纪年轻轻扶须笑道:“可还记得那年西市,你收拾了几个五城兵马司的兵丁?”

“这……”

贾珊忍不住挠了挠头,好久远的事啊!

“不错,老夫就是那时候注意到你的,我当时很奇怪,你明明是公候子弟,为什么对那位素昧平生的卖货老农多有照顾呢?后来我还特意查了一下,你们没有任何交集。”

贾珊:这是不是闲的?

有关当年那件事早就忘的七七八八了,不管是卖货老农,亦或那几个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哪怕再见面,也很难认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