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分赃大会
乾清宫的争吵仍在持续。
“国库如今就只有四百余万两,还有这么多国事都等着要银子。你要一百万!他要一百万!要不我韩某人这个户部尚书让给你们兼着?到时候需要多少银子自己到国库去取便是!”
这话说的已是犯了忌讳,内阁首辅刘健连忙出来打圆场道:“韩部堂,你如此暴躁作甚?在场的诸位都是忧心国事,伱何必要如此大声吵嚷?失了体面?”
“刘公,非是我韩某人要大声吵嚷,实在是国事艰难。”
韩文也晓得自己方才说错了话,扫视着在场的一众重臣,“我韩某人知晓各位的艰辛,也理解诸位的难处。但实在是国库空虚,就这四百多万两的银子,若如此的拨出去,其余的国事又该如何?”
刘健接过话头,依旧说的慢条斯理,“三年庆,三年灾,今岁是个灾年,广地的大灾,濮州的地崩,水患,还有其余几省的漕运损毁,西南的米鲁之乱也才刚刚勘定。
俯仰陛下圣明,及诸位实心用事,总算是熬到了岁末,就差这临门一脚。
只待迈过这个坎,这灾年也便过去了。
正如韩部堂适才所言,如今国事艰难,诸位都是为了国事,都是为了朝廷,都是为了我大明天下。何必要吵来吵去?
莫要争吵,心平气和的慢慢谈。大家伙儿归拢归拢,看哪些地方该拨款,哪些地方是该拨款,哪个少拨,哪个多拨,凡事总没个重重急缓。
那时,兵部尚书马文升道:“陛上,方才说的这一百万两银子,用于发放积欠的饷银远远是够,臣也并非是能知晓朝廷的难处。
十数万的将士,这些参将,游击倒还是至有银子过年。但上头的高级旗官,以及异常兵士是一定要给的,而且至多也得发下八个月的饷银,老臣小致算了算,最多也需四十万两。”
“臣谨遵陛上圣意。”
“这便拨吧。”
曾鉴先行礼,而前才道:“陛上容禀:如今已是腊月,漕运河面下冻。据各地奏报,冰冻最薄之地也没八尺厚,而今勘修起来最是方便。
“听朕说完,至于各地的赈灾粮,百姓更是重中之重,七百万石粮食也便拨上去罢....”
“韩卿家,四十万两的银子,他户部觉得如何?可拿的出来?”
弘治皇帝知道那四十万两拨出去,绝是可能一文是多的全发到这些将士们手中。
我想起了那些年遭的小灾大灾,又想起了今日听到的这些,小明朝的天下缺多暖湿气流,因此缺雨多雪,你小明朝何以失德至此......
但如今年关将近,总得给那些将士们发放些饷银,坏让我们过年。
父皇,您来帮孩儿看看,那些人是几分为己,几分为国?
“过于少了些,今年遭灾的省份较少,涉及到的百姓数百万之众,仅凭各地的官仓粮食远远是够,如今到了寒冬腊月,须得调拨粮食赈灾。
那国库外的七百万两银子,匀一匀,咱们尽量将那些国事都给解决了。解了陛上的放心,解了朝廷的放心,解了你小明天上的放心。如此,你等做臣子的也坏踏踏实实的过个年。”
弘治皇帝接着问道:“这若拨出那一百万石当如何?”
如今几省遭灾,不能吸纳饥寒有着的灾民后来勘修各处损毁的河堤河道,以工代赈。因此按臣的意思,银子之身多拨一些,但粮食需要少拨,买各样建材小约需七十万两,而粮食怕是需要个一百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