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空的时间,你们俩也要来行知院学习一下,虽然你们武艺高强,勇猛有力,但是在兵法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在这方面,你们甚至都不如刚才来的赵三。”
刘禅说这番话不怕得罪乔山和贺丰,因为几人都明白,刘禅不是讽刺他们,而是再为他们着想,如果在仕途上面想要往上再进一步,光有有勇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足够的知识,还有经验。
战斗经验能够随着时间积累而增加,但是知识必须要自己去努力学习,像赵三就是欠缺这些才会拼命的吸收各种需要的知识。
刘禅更加看重赵三那种坚韧不拔的性格,他有野心,但是他也有与之匹配的努力,并且他有感恩之心,也有睚眦必报之意。
也许大部分的君王都喜欢范睢那种只忠于君王个人的臣子。
刘禅希望乔山和贺丰以后不是只在一方面能够承担责任,他需要这两人以后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将领。
可是目前来看,乔山勉强能够合格,贺丰却还在及格线之下,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因为天赋就是如此,他更偏向于武艺方面,不是谋略方面。
是他之前想错了,想叫两个人培养成同一种人才,所以他现在已经改变想法了。
说实话,他现在也对未来的事情一头雾水,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对未来的走向已经把握不住。
所以他不断的和这些人交谈,一方面是为了缓解他的焦虑,另一方面是为了找出另一条路。
特别是他知道还有另外一个人与他一样穿越过来,他就更加的着急了,因为那个人和他不是同一个族群,而是有着很深历史仇恨的对手。
拜别两人之后,他决定去诸葛亮的府上一趟,如果说还有谁能够为他拨开前路迷雾的话,估计也就只有诸葛亮了。
来到诸葛府上,第一个见到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乔,今年十四岁,比刘禅虚长四岁。
他和刘禅可不一样,刘禅只是在小时候和诸葛亮学过一段时间,诸葛乔则是时刻跟随诸葛亮学习,并且学习能力比刘禅也强很多。
姜维曾经和他说过,在同样的时间里,诸葛乔学习的东西比他要多很多,而且理解能力也比他强。
刘禅和诸葛乔接触过几次,诸葛乔并不是诸葛叔父的亲儿子,而是诸葛瑾的儿子过继给诸葛亮的。
对方看见刘禅很是高兴,:“公子这是要见阿翁。”
刘禅也回复道:“嗯,我是来找诸葛叔父的。”
那公子要稍等一些时间了,阿翁现在和别人讨论公事。
刘禅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等一段时间,诸葛乔邀请他去自己的书房内等候,刘神也不拘谨,直接跟着过去了。
两人之间虽然见的次数不多,但关系也很不错,只是因为后面时间长,见面少,才生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