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陆文昭掌握的这支家丁部队被特意点名一定要援赴沈阳,不用说也知道,这里头跟李如桢脱不了干系。他觉着自家手下骑兵最多,此次组织骑兵部队出血的都是他们李家,哪能坐视戚金好受?
加上之前文搏损了他颜面被记恨上了,所以带上他们成了必然之举。
这恰好正中文搏下怀,他被迟滞的大军行进速度拖着早已不耐,现在能轻车简从迅速北上对文搏来说是个好消息,因此他得到命令后并无不满,辞别戚金就率队出发。
离开通州之日各家骑兵并无统一指挥,这样的局面落在知兵将帅眼中谁不是充满担忧?可说到底没有一个服众的骑兵大将能统帅各位总兵的家丁,他们自己也不放心把心腹交到别人手里。
最后就只好各自为战,虽说总共凑了五千人马,实际上分成十多路不同号令。这样的情况让文搏都没离开就感到无语,总算知道为什么明军家丁战力不差,打起来依然节节败退,这只顾保全自家实力,又互相提防的模样,大军交战能赢才怪?
倒是秦良玉派人前来希望文搏临战之时帮衬一把,并且吩咐手下“骑兵”凡战时必须听从文搏指挥。
可秦良玉的手下说是“骑兵”,实际上全是骑马步兵,都骑着肩高低于他们备用蒙古马的滇马不说,骑术也十分蹩脚,勉强坐在马背上赶路还行,要是想顺利厮杀那着实不够看。
即便如此,文搏依然谢过秦总兵好意,便在众人各色目光中开拔出发。
从通州出发去往山海关就有近八百里路,再去沈阳又是七百多里,全程若是马不停蹄都需要二十天,实际上文搏带领两百家丁只花了十五天就已临近沈阳。因为他们一人三马并且挑选随行的都是骑术精湛能在马背上睡着也不掉队的精锐,一天时间里倒有大半都在路上,只在晚上夜色最深时停下歇息放牧。
当陆文昭到达沈阳时,疲倦之色连这个出发时还春风得意的汉子都遮掩不住,满脸胡茬好不狼狈。
而此时队伍里已经减员十余人,并非是家丁们撑不住而是路上坐骑掉膘太严重,许多战马无力跟上大队,只好停留在原地等待后续兵马过境时再跟上。
而其余各路总兵的家丁早被他们抛诸脑后,最近的都隔着四五日路程。
秦良玉手下白杆兵骑马步兵勉力追赶,在半路上就已经跟不上脚步,文搏便让脱离队伍的士卒跟着他们,军情如火不可能等待友军慢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