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巴蜀的道路素来以难行着称,哪怕这个时代李太白大名鼎鼎的《蜀道难》还未问世,游览此间的文人墨客就已经留下不少感慨蜀道艰难的乐府诗篇。
比如说文搏祖师爷的老朋友萧衍的儿子萧纲就留下“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的诗篇,同为《蜀道难》虽然名声远逊那篇雄文,可也能说明当年入蜀之路何其艰难,其中陆路必须经过大娄山和大巴山的盘山栈道,水路则是要走三峡天险。
文搏与婠婠一合计,他们在早春时节若是想走水路得等候第一班出发的航船,这船只出发得仰仗天气,若是运气不好指不定何日才能出发。于是文搏最终选择了经由栈道入蜀,虽然略慢上一些,又比较劳累,但是领略风光还不用等航船出发。
踏足在大巴山内险象横生的栈道上,文搏他们将行李尽量精简,这上头车马难行,好在他们行李并不算多,也就文搏兵甲全都放在鲁妙子改造的木箱里背在身后,其余二女一人一个包袱便算全部家当。
婠婠行走在栈道上看着一侧层峦叠嶂的峭壁,脚下就是壁立千仞的悬崖,山风吹来即使以她的身法都觉得脚下摇摇晃晃,那是栈道在过往行人踏过之后产生的波动,令她颇为好奇的在栈道上一蹦一跳,看得前后行人触目惊心。
独孤凤谨慎的贴着岩壁行走,望着悬空栈道下白云飘然来往,蜿蜒的栈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好似盘龙,人行其间好似云端漫步,说不出的潇洒与缥缈,忍不住感慨道:“蜀道险峻巍峨远胜我听过的描述,只有身临其境才知道这是何等人间盛景。”
文搏认同的点点头,不想独孤凤居然如此有眼光,说道:“不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正是蜀道,只需少数精锐扼守关要,大军再是强悍也难以攻入,可见天府之国虽难为王道基业,可是偏安一地还是足矣。”
独孤凤一愣,心道“岳山”如此不解风情,祝玉妍怎么就看上了他呢?结果转头一看,婠婠正满眼崇拜就差没把身子贴上去,独孤凤一时无言,只能说这两人臭味相投,难怪六七十岁的人了还能破镜重圆。
文搏与婠婠自然是不在乎独孤凤怎么想的,他们前往巴蜀主要还是为了收集天魔策,其中石青璇手里应该有两卷,如果运气好能碰上邪极宗的来找石青璇麻烦或许还能多拿一卷。
除此之外就是一直盘踞在成都的“胖贾”安隆肯定也有一份天魔策,因此文搏入蜀势在必行,哪怕山路艰险他也一往无前。
经过数日跋涉,沿途独孤凤发挥了她世家阀门的见识,虽然从未到过蜀地,但是对于蜀中情况还是有几分了解,介绍的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