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是如今已经足够难以对付的文搏要是拿到邪帝舍利,谁知道他会不会借此再行突破,到时候可真是无人能治。
于是师妃暄平复呼吸,不再犹豫,本来因为挫败略有些颓丧的情绪重新昂扬,声音依旧轻柔,话语却坚定无比,“多谢侯公子告知消息,妃暄感激不尽,此物决不能让婠婠拿到,因此妃暄决意继续追击。就是不知侯公子如今有何打算。”
侯希白不由一叹,他怎么会听不出师妃暄的意思呢?侯希白虽一直坚定地站在师妃暄一边,但是魔门的背景并不能因他行为而被忽视。就算是师妃暄这样不在乎门派之见的人也清楚,侯希白终归难以违背师命,他们本身的立场天然就有隔阂。
此时侯希白心中明白,他不可能因为师妃暄而背弃石之轩,不仅仅因为他从内心透出来对石之轩的敬畏和怯惧。最大的差异还是他们天生的立场问题,就像师妃暄不会因为侯希白而放弃替天选帝,放弃慈航静斋一直强调的肩负天下苍生,因为她作为慈航静斋传人所作所为必须贯彻慈航静斋的利益,否则她就会被视为叛门之徒。
侯希白也无法背叛石之轩,江湖之中背离师门之人那真的是正邪两道都不会放过。
这是他们根本的立场,一旦否定,天下再无容身之地。
因此侯希白强忍住心中悲怆,将美人扇一收,抱拳拱手道:“师姑娘见谅,希白亦有苦衷。”
言罢,侯希白决然转身,不让自己失控的表情落入师妃暄眼中,越走越快,三两步就要消失在人海之中。
唯有师妃暄似歌似叹的轻吟声起:“从何而来,复归何处;梦时不可言无,既觉不可言有。”
两人就此作别,一人身形飘摇如露散去,往无漏寺而去。
另一人轻拂色空剑,长叹声中身如电逝,重拾剑心通明之境,依着冥冥中本能所指而去,徒留一声叹息曰:“不肯扫门觅仕,复懒弹铗求通。”
正是师妃暄既不肯就此罢手,也不愿强留侯希白令他为难的情状,就此孤身一人,反而让师妃暄心境阔达,施展自己的全力也要阻拦文搏与婠婠。
师妃暄的离去很快让有心之人注意到了,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位似是妖女又是圣女的高手所为何去。但是莫名其妙的传闻开始在几大势力如京兆联、关中剑派、陇西帮中流传——文搏已经取得杨公宝库中的宝藏,正要离开长安城,谁能抢到就有机会问鼎武林逐鹿天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