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哥,咱们魔门,哦,我是说圣门怎么就照着儒家的路子来了?”
文搏解释道:“不是说按着儒家的路子来,我这些天研究典籍发觉孟子的理论最好用,最能体现咱们的纲领。而且儒家到底是显学,直接拿来用不容易引起抵抗反对,至于皇帝和咱们信不信孟子的话并不重要,终究看的还是怎么做。”
寇仲才思敏捷又在道信大师那儿受到了较为完整的基础教育,举一反三很快明白过来。文搏并不在乎依照哪家的学说治国,至少基层治理就还是典型的法家那套“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路子,到了对待帝王的时候又变成儒家孟子的民贵君轻,这有点儿像前汉的“外儒内法”的路子,就是外在的儒家思想有那么一丁点不同,好让魔门以后“清君侧”砍了皇帝的时候有现成的理论依据,不至于引起天下动荡。
赵德言也略松了口气,显然他虽然跑到突厥当国师,但是喜欢调和的这个性子不是说突厥人就没有的。
例如之前本来说要屠尽突厥骑兵,人人震怖莫名誓死抵抗,文搏出面说和,只清算大肆杀戮劫掠的突厥人和领头的贵人,剩下的骑兵抽杀一部分就算完事,其余的丢到劳役营中赎罪。
然后把消息放出去后那些逃跑的骑兵要是一开始听见这个条件肯定不答应投降,但是相较于全部被杀光的条件未免好太多,于是大多底层士卒放弃抵抗愿意投降,毕竟想从河北逃回草原太过艰难不说,死了毕玄、颉利被抓这两件事就足以让进入河北的突厥骑兵回到草原后再被清算一遍。
由此窦建德收服数万突厥骑兵,挑选出精锐打乱充入营中,其余的都拿去修商路了。
而赵德言作为魔相宗掌门多少还是有点儿抱负理想,听见文搏这个魔门领袖没有拥抱儒家,只是拿来当个幌子就安心许多。他好不容易开口,正要继续试探文搏想法之时,文搏已经和寇仲聊了起来。
“不过这天下能看懂圣门如今纲领的人屈指可数,就连李渊还在想着他千秋万代的帝王伟业,这一点他比不上他的儿子李世民,甚至李建成都比他敏锐,知道有圣门在,哪怕皇帝也没法一言九鼎。”文搏说的这是实话,这年头的英雄人物不精明的早就为王前驱如王薄那样明明最早举旗结果混到现在成了宇文化及的下属,几位深受魔门影响的势力领袖都开始逐渐改变方针贴合文搏指出的道路。
他再看了一眼在婠婠负责掌控下的长安整体而言欣欣向荣,并未因为文搏的短暂离开陷入混乱,终于满意的牵起战马带着寇仲缓缓往长安走去,这番话更是令赵德言陷入沉思,良久方才意识到自己都是阶下囚了还是先考虑性命安危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