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魔变(1 / 2)

云中君与它的外形一样,是一柄极为飘逸灵动的快刀,可宋缺此刻挥来的刀势极为平实质朴,就是横着借助马力与身后军势迎面一刀。但其中蕴含的刀意却异常晦涩艰深不说,兼具朝堂之上的方略作为提问向文搏斩来,即使换做石之轩这样武道、治国都极为拿手的高人都不好应对宋缺这两面一体的攻势。

但是文搏有着充足的自信,不论从武道还是治国方略,因为他这是在用后世眼光检验过无数遍又有无数先人实践得来的结论。并不是贸然将现代的土地制度直接生硬的套用在隋末百废待兴的新时代,而是循序渐进以“摊丁入亩”废黜一直沿用的人头税制度,等到时机成熟再彻底把人口与土地的关联拆分。

这是由于文搏以后世眼界在隋末开启了手工业、农业方面的巨大变革,普通人不必将精力全部放在农业中方能挣一口饭吃,农业本身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工业、基础建设都需要大量人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亟需一种更为灵活又能减轻底层压力负担的土地制度,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这样的情况直接进行现代的土地改革又太过激进,也缺乏工业发展的土壤,无法用发达的工业解决农民生活问题,土地依旧需要保持人口进行耕种,于是“摊丁入亩”这个在后世都能算得上开创性的制度被文搏拿来。

所以文搏自信面对宋缺这般质问的一刀毫无问题,便要拔出钢枪按照先前方式应对,无非是以自身经历与武艺针对宋缺的这个问题进行反驳。可是在他握住钢枪的刹那,魔种带来的敏锐灵觉向他发出了针刺般的危机感,提醒文搏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危急关头根本容不得文搏多想,谁知越到险要时刻他的一颗澄明内心愈发灵动,这是魔种带来的非凡提升,让文博在压力之下思维迅捷更胜往昔,借助本能察觉到了宋缺的意图。

文搏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已经陷入宋缺的节奏。

以宋缺的眼界与智慧哪能不知道文搏在北地进行的各项制度改革?水利修缮、土地制度这等重大问题绝瞒不过宋缺与那些北方南渡的世家大族,可宋缺依旧以天问第一刀向文搏斩来,因为他是故意的。

就是让文搏习惯于回应天问九刀的质询,逐渐在这个过程中陷入被动,而到了极致的时候宋缺或许会用一个文搏根本无法解答的宏大命题发难,到时候以文搏见识只怕须臾之间也不及做出完善解答。

宋缺的刀太快、太重,文搏确信越往后会越强,到了第九刀必然是远胜当日将天刀八诀融于一击的一刀。那时候留给文搏应答的时间只在一瞬,如果文搏还想像面对第一刀如潮的攻势那般以自身经历作答必然陷入宋缺的陷阱。

何况文搏又如何保证最后一问是他能解答的?哪怕后世最智慧的哲人也不敢说穷究宇宙至理,而这些思考早在远古就有屈原这般智者发问,至今也无从解答。

文搏再是自信也无法保证能在这连绵的刀光之中突破桎梏感悟到宇宙的终极,否则这样下去就算他对宋缺的所有质问都能从容应对也难免在凌厉不断的攻势中产生片刻停顿,由此对自己生疑,心灵和精神上必然产生破绽,令他必败无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