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名人演讲(2 / 2)

你们不要用自己类比,初高中期间,我同时在学习理工类知识,所以至少应该把我看成大四学生。

一个月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工大,很简单,因为工大有一位老师,伴随了我整个开眼过程,哪有那么多为什么,非要说为什么,董老师,我爱你哟!”

哈哈哈~哗哗哗~

董教授倒是没客气,红着脸无奈站起来四处招招手。

“下来我再说这个思维是怎么形成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过好日子,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好蠢的发现对不对?

不,这是我们最简单,最朴素的目标。

当这个目标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标时,一切私心都得让路,挡路者必粉身碎骨。

季宇瞳想必大伙都知道,也都知道她家境不错,但你们不知道,她的爸爸是文盲,季大伯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了。

但他还是带领乡亲们富裕,就是因为他认准了大家的共同目标。

我觉得我没有这样的能力,还是做点设计,赚点小钱,衣食无忧,老婆孩子热炕头比较实在。

我又觉得我还有点能力,毕竟,我一个月的工作,可以顶很多人几十年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我做到什么地步就可以了?

工科男的思维讲究逻辑,必须有因为所以。念头想不通,很难受,非常难受。

怎么相通的,还得讲我的一个习惯。

我小时候,非常喜欢考试,每次总有好吃的嘛,有时候你满分次数多了,会麻痹。

我上初中开始,每次考试,都习惯从后往前做。

这个习惯很牢固,高考也是这么过来的。

大概高二的时候,当时数学模拟百分试卷,我只做70分,很任性,前面看都不想看一眼。

这个70分,不是正常的70分,是最后一道20分,和反面的50分扩展题。

每次考试,20分我都能得到,那个50分,从5分,10分,到20分,再没高过。

也就是说,我明明可以考百分,却任性每次只考三四十分,长辈无所谓,反正其他分数也够了。

我和这个扩展题较劲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后来我有一次做对了,就在没有错过,百分试卷,我可以考150分。

我是怎么做对的?

那一次,我做20分大题的时候,走神了,以至于错了几步,不得不涂改重来。

停顿会让人反思,反思为什么会走神,为什么会走神到那么远。

涂涂改改答完,太难看,前面的题来不及,只能继续试试拓展题。

这时候,我突然发现,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