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能覆盖一遍、做到不遗漏、算主管单位做的不错。
副县长李明谊,是主管工业领导,自家事自家知,功劳不敢奢求,只求不犯错。
天天失眠,向领导请示过好几次调岗,答复都是不行。理由很简单,你知根知底都打退堂鼓,外行人更不能随便安排。
某一天早晨,李明谊强打精神到办公室,坐椅子双手支撑脑袋,揉太阳穴醒脑,准备展开一天的工作。
“放下吧,两个小时之后进来拿。”李明谊头也不抬,对桌前站立等候的秘书吩咐道。
等了一会也不见平常的文件到脸前,不禁抬头看了一眼,秘书手里没有文件,拿着一封报纸满脸纠结。
发现领导疑惑的盯着他,连忙俯身把报纸放到桌上,“领导,两件事,一件是上级通知,让我们招待一下即将到县里调研的能源专家组,由您组织安排。二是本地九家大企业,邀请您坐谈商议一下改扩建之事。”
李明谊一愣,“报告我都没看到,商议什么?不去!还有,你把专家组的事安排一下。”
秘书抿嘴吞咽一口唾沫,“领导,专家组的事,您得看看这个。”
随着秘书手指的方向,李明谊低头看了一眼,顶级资源行业日报,每天都在看。
第二版醒目的大红字体,《矿山改变传统开采工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副标题《以大吃小、重组整合、提高安全水平,是传统能源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王院长给范式主动改了个标题,认为他说的太绕,不如直接怼。
文章不短,简直抽筋拔髓,带血鸡滴屁,短短两个字直插每个人心窝。
李明谊看着不禁站起来,内心腹诽,问题大伙都知道,但,凡事不能一刀切,混乱更不可接受。
接着看:
直接关闭小矿井,一来海量的百姓失业,不符合民生,二来产能骤降,严重迟滞重工业发展,不符合市场发展。
只有兼并重组,小合大,既能消化就业,也能扩大产能,还能确保安全投入。
李明谊像打通了任督二脉,长出一口气,由下而上难,由上而下可就好办了,终于…
但是,文章一个大转折:
重组涉及商业问题,经济大发展,传统行业资金流动困难,需民间活跃投资。
李明谊摇摇头,民间有动力,但周期长,不符合投资逻辑。小打小闹,现在的股东哪能让人随意插进来。
重组至少需要三年时间,阻力有三。
一是期间不能停产,否则失业人数暴涨、产能骤降,属悬崖建瓴,没有丝毫操作性。
二是重组带来海量的装备生产和资金投入,需要整个机电工业参与,研制、开发、装备,都需要时间,没有统筹协调,无形中延长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