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聪明人却是会想很多问题,想的多了,就是犹豫不决,就是耽误战机,陷入绝境当中。
当白起派兵包围赵括大军的时刻,那时口袋还没有扎稳,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突围,撕裂口袋阵逃出来,而不是原地防御,结果赵括却是错失良机。
兵家夫子叹息道:“往事已逝,我等只能徒劳叹息,若是回到过去,我等未必比得上赵括!”
赵政也是默然。
赵括缺点不少,可换位处之,他能做的更好吗,有些怀疑。
兵家夫子说道:“老夫乐乘。”
赵政道:“原来是望诸君族人!”
乐乘道:“败军之将,不可言荣!”
……
结束讲课,乐乘离去。
赵政有些无聊,回到宿舍,胡力送上餐食。
饮食完毕后,开始午休。
时间在流逝,就这样学宫的生活开始。
行走在各处,听着夫子讲学,又是偶尔辩论几句,嘴炮几句;又是与一些赵人争论不休,争辩不朽;在闲暇的时刻,学着剑术,学着骑马,学着射箭。
生活悠闲而自在。
一旬之后,马车在响动,离开学宫。
片刻后,回到家中。
家中桑树依旧高大坚挺,桑叶翠绿,在树下籧筐当中放着桑叶,蚕宝宝在吃着。母亲赵姬正在添加着桑叶,移动着蚕虫。
《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桑祁祁。”
讲述的就是农家女采桑的故事。
古有螺祖,为黄帝之妻,始创养蚕之术,
殷商又是设“女蚕”,为典蚕之官。当时有杯蚕(臭椿蚕)、棘蚕、栗蚕、蚊蚕四种,家蚕亦称螺蚕。
周有“亲蚕”制度,天子和诸侯都有“公桑蚕室”,夏历二月浴种,三月初一开始养蚕,浴种、出蚁、蚕眠、化蛹、结茧、化蛾等。
有养蚕工具,如曲(箔)、植(蚕架)、筐(蚕匾)、蓬(芦席。等都有记载。养蚕以(春蚕)为主,一年只养一茬,以免桑叶采伐过度而残桑。
浴种,以白篙煮汁,浸泡蚕种,促其发蚁。
赵政上前道:“母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