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余先生(2 / 2)

农女锦绣 寂寞的清泉 1093 字 2023-04-19

钱三贵只得讪笑着住了嘴。他是想帮钱亦善争取一番,见余先生如此,也不敢再提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哪怕这老头要靠钱三贵供吃供喝,但因为他是中过举的读书人,钱三贵照样对他有敬畏之情。

虽然余先生说自己等找到亲戚就走,不需要给束脩。但钱三贵还是坚持要给,他知道一般请西席都是一年给二两银子,包吃包住包衣裳,还包小厮。他也给了这个待遇,只是自家下人有期,就让苏三武、苏四武空了换着去服侍余先生。还说现在歇息,正月十日再讲课。

余先生不同意,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不能再耽搁了。”

第二天起,就开始正式上课,课堂设在大院子里。点心房也在大院子里,嘈杂声不断。好在一个专心育人,一个专心求学问,受的影响倒不大。

这更让钱三贵下定决心,说服大房、二房,明年一开年就把作坊搬去县城。费用或许高些,但挣得也会更多。

钱三贵专门给孙子请了一个教书先生的事情又在花溪村里传扬开了。钱家三房发了,钱家三房出钱请西席了,钱家三房要改换门庭了。

张先生听说有位落难举子来了钱家三房,还专门拎着糖果来看他。

但余先生坚持在上完课后才请张先生进屋,让张先生坐了半个多时辰的冷板凳。

经过一番交谈,张先生竟然起身给余老先生鞠了躬,还自称学生。

这让钱三贵更高兴了。张先生已经是这一带最有学问最受尊敬的人,能被他称为先生的人,肯定是有真才实学了。

自家真是捡到宝了。

钱家大院里,汪氏有些不爽,家里请了位好先生,咋不把钱亦善带着一起教呢?这事不用自己提,钱三贵也应该主动提啊。

便对钱老头说,“公爹,余老先生学问那么好,也让善娃跟着他学习吧。大不了,我们跟三叔一起分担请先生的束脩。”

钱老头也是这么想的,点头道,“分担束脩倒不至于,三贵还不是这么小气的人。我就要去三房,跟他说说。”又抬头看看才赶回家过年的钱四贵,说道,“年后你就不要带坡小子去省城了,让他留在这里跟着余先生上学。有了名师指点,学业会大不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