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复工复产(2 / 2)

为这个口径杨帆和他老爸争执了一个晚上。

从经济的角度来将,杨志远倾向于用40口径的小型罐头瓶封装。但杨帆坚决反对,无论是后世的经验,还是从包装的精美角度来说,都是更小口径的药剂瓶更为合理。

但是要缩小口径,一是要采购新的封装设备,二是订购配套的玻璃瓶成本起码是成倍增长。

最终还是杨帆说服了杨志远,理由还是市场。杨帆算了一笔账,同样是1000l的剂量,如果用40口径的罐头瓶,大概也就是一瓶半,而用16口径的药剂瓶确可以封装8瓶。

如果同样的剂量装在8个小瓶中包装成一个扁平的长方盒,那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一盒这样的补脑抗衰老口服液卖个六十块钱大家觉得值。

同样剂量的如果装两大瓶,不但喝着不方便,消费者心理上就会和罐头比,觉得一瓶罐头才四块钱,这玩意卖十块都会嫌贵。

好吧,对于市场杨志远还真没有杨帆有把握,所以他认同了儿子的提议。好在小口径的封装机龙城就有的卖,如果购买一些配套零件和夹具的话,现有的封装机改造一下也能胜任。虽然要多花不少钱,但是实现难度并不大。

于是,第二天父子二人早早出门,坐上去龙城的大巴。杨志远去联系定购封装设备,以及需要补充的萃取设备。杨帆则去找丁华。

早在两周前,丁华就成功的用85度到87度热水成果完成了致涩元素的完美萃取,几乎对核桃仁的有效营养没有什么损失。仅这一项就能让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

杨帆之所以让他继续留在省城,是让他盯着公司注册的事情。两周前他来省城,除了最后确定核桃乳口服液的口感和配方外,还去迎泽区工商所申请注册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名叫启航商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这两周丁华留在龙城就是在给杨帆跑这个事,多方打点之下,营业执照总是是办下来了,丁华的攻关费用都花了小一千。

这可是个万元户就能让人羡慕为有钱人的年代,老爸把家里所有的余钱都交给自己运作,也还不够一万块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