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角色重要还是演员重要?这样碰撞的结果会如何呢?
要知道在好莱坞,演员之间的竞争之激烈,堪比米国总统竞选。演员们想要在表演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最起码的基本功都要能做到代入角色呈现真实感,能挖掘出角色的内心心理,把角色的感情和思想能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引起共鸣。
杨帆不得而知。
他直觉两种风格如果无法在拍摄过程中调和好,那拍出来的片子怕是很容易败走麦城啊。
牛导的话说的不太好听,但是摄于牛导的权威,也没有人敢当面反驳他。
从诠释角色心理到指导陈莞的一个表情一个手势。杨帆能看得出来,这位牛导还是很有水准的。他在片场的气场也十足,没有人敢违逆他的话语。只是陈莞的表演似乎一直达不到牛导想要的水准,沟通的时间倒是远远超过了拍摄时间。
姚昊伸长了脖子终于等到了杨帆,一见面和关可欣打完招呼,就拉着杨帆往剧组里跑。
这大概也是新入行演员无法避免的场景,只有等到演员的演技和名气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在牛导这样的导演手下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要是演员们各个都仗着自己本钱好,肆意放飞自我,那这影片干脆拍成了爱情动作片好了。
好的演员就应该按照剧本和导演的要求表演,在合理的艺术表达范围内去演绎,而不是做出一些明显是为了取悦观众的动作,显得低俗。
杨帆觉得陈莞的表演虽然还略显稚嫩,但是并不能说不好。在饰演鲍姑这个角色上她是用了的心的,这从她在表演中为诠释角色加入那些理解和表情就可见一斑。
对于此牛导是坚决反对的,在他的作品里从来都是演员成就作品,而不是作品成就演员。个性要服从整体,个人该服从大局,这才是牛导认为对的模式。
但是牛导在国内拍戏多年,在他的片场一直都是大片场说一不二式的执行。他习惯于要求演员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要严格按照他所阐述的角色理解去演绎。个人演技再好也要服从整体场景的艺术表达效果,太个性化的表演或许能展示出演员自身的特色,但这无疑是在淡化观众对影片的注意力。
这次说什么都也要从杨帆这里拿到准话,《艾草医仙》可是陈莞的处女作,杨帆必需要鼎力支持啊!
杨帆和关可欣来到拍摄鹏时,陈莞与陆易正在拍一段鲍姑(陈莞饰)针灸行医时的喜闹段子。杨帆不想干扰到剧组工作,远远看了一眼后就在外围的凉棚坐下来和姚昊一起喝茶。
周五阳光明媚,杨帆带着关可欣驱车一起来到了地处京南四十多公里的涿州影视城。直接找到了《艾草医仙》剧组的拍摄片场。
牛导需要的无疑是角色表演,演员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角色演好演活。而陈莞希望做的是明星表演,演什么角色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演的是谁,让观众所期待着的都应该是陈莞的出镜表演。
杨帆看了一会就大概了解到了问题所在。
在好莱坞,做到代入角色只是演员的基本要求。演员如果想要脱颖而出,光做到基本要求是不够的。演员必须要抓住每一次出境的机会,在演绎好角色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表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按照自己的风格去打造独特的个性强烈的影视角色。只有这种个性化才能带给观众深刻的印象,让观众们记住她喜欢她,从而获得自己的影迷和市场地位。喜欢重生九二之扬帆远航请大家收藏:()重生九二之扬帆远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