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那些年》上映(2 / 2)

这还不算那些购买了贝壳影院会员卡的用户们所缴纳的500多万预存款,以及这些观影人流吃饭逛街购物给贝壳广场到来的庞大收益。

所有关注着《那些年》票房表现的影院代表们都激动莫名,再也按捺不住对接入贝壳票务系统的渴望。

首周末的点映是成功的,全国20家贝壳影院全力开动,一天也才能满足14万人观影需求。这才多点儿人啊,要知道光一个京城就有两三千万人,放映屏幕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观众观看《那些年》的最大障碍。

有商业头脑的院线经营者们立即就购买了上京的火车票。这个《那些年》的影片拷贝必需要买到,贝壳网络票务系统更是不惜代价也必须接入!

他们都算了一笔账,贝壳院线在京城只有2家电影院,一共才20个放映厅。就算按照一个放映厅80-120个座位不等,全天都排满《那些年》来放映。一个厅一天最多也只放7场,这还是为响应广大网友的要求,在22点以后又加了一场午夜场的结果。

可是就这两家贝壳影院三天产生了355万的票房,平均每家店每天都有一百万以上的收入。对于很多影院来说别说一天收入上百万了,就是一年能收入上百元都是好的。

更何况好片子还能带动的周边消费,这种观影买周边的文化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习惯。观众被电影感染,在极度喜欢某个角色的情况下,自然会慷慨解囊购买周边,这在米国那边已经证实过的。

在国内虽然还很新鲜,但年轻人们的接受程度要远高于其他年龄群体的。而他们恰好才是影院消费的主力群体,包括爆米花和可乐。

《那些年》上映一星期后,在贝壳票务网站上上线的全国各地电影院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把《那些年》当成了主打影片,开始尝试网票销售的新模式。

申请加入的影院太多了,杨总的要求又非常高,尤其是在数据方面不能出现一点差错。这让贝壳网络能抽调的技术团队力量几乎是全压到了贝壳网票系统上。白加黑的轮班倒,全力维护着不断更新接入请求的贝壳票务后台系统。

杨帆给淘宝网准备的服务器甚至还没来得及启用,居然先让贝壳票务先占用了一组,也幸亏有这一组数据中心支撑,贝壳网票系统才没有被雪片一般飞来的影票订单给挤宕机了。

杨帆算是见识到了影票口碑爆棚后所带来的庞大观影热潮了。

这么好的破局机会启航网路又怎么会错过?贝壳票务对于加盟方式设计出非常灵活的方案。

目前国内的影院一个个都是缺钱的主,但是他们拥有的固定资产可不少。于是贝壳票务同意对加盟商给出20到100万的投资,同时占据各个影院20%-50%的股份。成为影院的股东。

引入贝壳票务这个战略股东,所带来的好处立竿见影。影院有钱了,就可以进行最基础的装修改造。只要解决了最初加盟费的问题,之后贝壳票务的服务费自然可以从影院的盈利之中再行支付。

而网票系统的表现的确是立竿见影,但凡接入的电影院,上座率翻番都是最基本的现象。

接入贝壳网票的效果越是好,越是让其他还未入场的影院坐不住,这其中尤以中影电影院最为着急。《那些年》这么火的电影但凡迟上映一天,营业额损失都是以千万计的啊。

于是中影主动寻求与启航商谈。喜欢重生九二之扬帆远航请大家收藏:()重生九二之扬帆远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