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大获成功(2 / 2)

口碑爆棚的宣传加持下,所有加盟网票的电影院都迎来了一批观影客流高峰。甚至有些老破小的电影院本来平时都没人愿意上门,现在人家敢拼成本,给出了低到感人电影票价格。

在20元票价腰斩的基础上又来一次膝斩,4.99元的票价只要你敢来,我还送你一杯可乐!

这种超低价策略,还真的吸引过来不少对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客户,尤其是一些学生影迷。现在剧院终于找到了赚钱的路子,那日后还怕摆脱不了发展的困境么?

网票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也给影迷们带来来互联网时代的科技生活体验感。因此启航网路得到了极大的社会好评,甚至还上了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一时间杨帆接到的采访请求如雪片般飞来。

《那些年》上映的第三周,影片票房正式超过了去年冯导的贺岁片《甲方乙方》,达到了3650万元人民币。

贝壳票务更是以零卡顿零差错的强大技术支持,一举收入全国各地包括中影院线的共计708家电影院,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电影院线。

这种横空出世便无敌的感觉,让电影业内的人士都看的眼花缭乱难以置信。

北上广深这些最早拥有贝壳电影院的地区,《那些年》的票房已经开始正常回落了,可全国还有更多的省市地区,《那些年》才是刚刚上映。即便是按照正常的票房趋势,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超过6000万都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时间步入12月,尖峰影业已经在开始谈《那些年》在港澳和湾湾地区的版权出售了,而海外市场的版权和改编权如日韩和东南亚国家,都有很多的电影公司前来购买。

日本东宝株式会社最先谈妥了800万美元的日本独家引进合同,紧随其后的韩国和新加坡也有本土企业分别以500万美元和120万美元的价格买走了。如果加上港澳湾的话,业内预计《那些年》光是在海外版上权收益就能超过2000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1.6个亿。

杨帆这简直是不要赚的太狠啊!

这些天牛导的心情很差劲,无论走到哪,他都觉得旁边的人在对他指指点点,甚至可能是在暗自嘲笑他。

可面对《那些年》如此的强势成功,牛导无话可说。

成功者不需要被指责,现在无论圈内圈外,是个人都不会相信杨帆找枪手啊玩票啊那套说辞。

人家要是玩票都能玩成国产商业电影票房第一,那简直是对国内所有导演的嘲讽。至于找枪手,呵呵,能拍出这种水准电影的人还用给人当枪手?他自己出名不香么?

牛导的心里压力很大。喜欢重生九二之扬帆远航请大家收藏:()重生九二之扬帆远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