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省第二个成功引进贝壳广场的城市,不是HD保定这样的大型城市,反而是廊坊这个排名中位的中型城市,这让无数人都大跌眼镜。
而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后,省里的大佬们拍着桌子给廊坊叫好。
好一招腾笼换鸟!既留住了贝壳广场这个大项目,又能够规划LF市的第二个市中心。
而廊坊的当家人敢于拿自己的前途去搏LF市的快速发展,一时间便成为国内各地省市议论的对象,甚至还上了新华内参。
周立文说的就是这个事情,杨帆自然是有所耳闻的。不同于杨志远对廊坊的发展不看好,认为客源会被京津吸走。
杨帆知道未来的环京城圈是何等的热闹,会有无数北漂人生活在廊坊燕郊这些首都半小时生活圈的周边。他们工作在首都,家却不得不安在廊坊。
不是他们不想成为京城人,而是想要得到京城的户籍实在太难了。现在的北漂们还压根体会不到再往后那种买房子都需要京城户口时的绝望。但这个群体却是硬生生的把廊坊燕郊这些地方的消费力给支撑了起来。
廊坊贝壳广场不会亏,杨帆甚至觉得石市的贝壳广场都未必能够稳赢廊坊。当然这是后话。
只不过周立文提出的问题的确的确很实际,启航地产的要不要去追这个热度呢?
启航地产的发展方向在第四季度国家统计数据出台后,也是有些动摇。是坚持走最初所想的旅游地产、科技地产,甚至是像贝壳广场这样的商业地产,还是学习老史他们,搞高端住宅呢。
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又都让杨帆有所犹豫。
商业地产最好的点子已经做成贝壳集团了,再做一个与自家竞争完全没有必要。如果做旅游地产,科技产业孵化园什么的也不是不行,可终究是需要的政策导向太强,启航地产不敢轻易尝试。
建住宅太麻烦,尤其是中低端的住宅不要说杨帆,就是周立文也没兴趣去做。赚多少钱先不说,以后很容易会出现一些群体性事件,从而败坏启航的名声。即便是高端住宅,也同样是如此,容易遭人非议。
这就是方向问题,总有让人左右为难的存在,可杨帆又必须要尽快作出决策。
起初将启航地产定义为启航集团的企业保障房开发商,之后因为房地产行业的崛起,启航地产也面临的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方向调整。
这也是年底各家企业负责人述职后,留给杨帆的最大一个问题。杨帆很想说多元化发展,多元化的好处众所周知,抗风险能力强,企业多条腿走路,不容易因为行业政策或者市场风向就陷入困境。